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溫州金改深耕區域創新 改革智慧成全國“樣本”

  • 發佈時間:2014-12-31 21:39: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網溫州12月31日電(記者 張茵 見習記者 王逸飛)家住溫州馬鞍池的王女士是一位理財達人,嘗試過銀行理財、網際網路金融等多種投資的她,今年找到了新的投資渠道——“幸福股份”,這是溫州為帶動萬元級民間資本參與政府基礎設施建設,推出的以股權形式讓市民參與的資金募集産品。

  “把錢放在網上不安心,‘幸福股份’稅後固定年收益率能達7%,又有政府背景更穩妥。”在“幸福股份”第三期發售時,王女士購買了10萬元三年期,不但成為了溫州市政大項目股東之一,也切實嘗到了金改帶來的“甜頭”。

  三期“幸福股份”的發行,是溫州金改創新不斷的縮影。今年,溫州創新步伐繼續加快:全國首單以地級市身份申報保障房私募債並順利獲批;出臺全國第一部金融地方性法規《溫州市民間融資管理條例》;“幸福股份”“藍海股份”發行試點;一批創新亮點躍然呈現于溫州。

  按溫州金改大致時間表,改革已行程過半。觀其效果不難發現,這場改革在致力解決“民間資金投資難、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影響溫州社會經濟的同時,越來越多的“溫州經驗”正被推廣至全省乃至全國。

  “積極探索區域金融改革創新新路子,為全國改革發展大局作出積極貢獻。”在溫州金改之初,浙江省委書記夏寶龍曾寄語溫州。而現在,這一宏願正變得愈發清晰。

  “溫州路徑”緩解“兩難”

  葛先生經營著一家泵閥生産企業,近兩年受生産模式和行業競爭的影響,閥門行業市場陷入低迷之態。而就在前不久,善於抓住機遇的葛先生簽下了一筆800萬元的大合同,這對於産值僅2000萬的企業而言,著實算是一塊大“蛋糕”。

  興奮之情並沒有持續多久,大訂單的到來也讓企業週轉資金問題凸顯了出來,生産難以進行。在接觸幾家銀行之後,葛先生得知郵儲銀行專門開設了泵閥行業特色支行,並短時間內在此得到了相比于其他“流貸”利率更低的420萬元貸款,訂單進度得以保證。

  “民間資金投資難、中小企業融資難,是世界性難題。”溫州市長陳金彪曾指出。2012年,溫州將解決‘兩難’問題列為了金改的核心問題。兩年多的努力,正讓越來越多和葛先生一樣的中小企業享受到改革紅利。

  金改以來,溫州加大金融資源傾斜力度,鼓勵銀行改變信貸管理模式,在開設26家小微企業信貸專營機構同時,推出動産抵押、貨物抵押、智慧財産權抵押貸款等74個創新産品。

  “金融業務的細分讓小微企業不再受排擠”、“以前銀行是把我們往外推,現在是搶著往里拉。”在溫州,許多小微企業的融資感受正在改變。

  在融資的另一端,為緩解企業還款壓力,溫州今年鼓勵銀行開展“增信式”、“分段式”、“年審制迴圈貸款”等還款方式創新,以解決貸款期限錯配問題,降低企業轉貸、續貸成本同時,繼續加大政府專項資金週轉力度,目前已累計轉貸70余億元,支援小微企業15000余戶。

  此外,溫州5家小微企業融資綜合服務中心也為1400多家企業提供了超過28億元的融資服務。

  “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是一項持久戰,不能畢其功於一役。”8月從央行空降溫州擔任副市長的王毅表示。故為改善企業融資局面,民間金融主打的側面戰線亦同步拉開。

  金改以來,民間資本管理公司、小額貸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機構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各類地方金融機構目前已達近千家的規模。華峰小額貸款公司董事長翁亦峰接受記者採訪時直言:“這些都在力圖求解同一個老大難問題: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

  兩年九個月的努力和創新,溫州小貸公司累計投放貸款1124億元。而民間資本管理公司則累計引導36.4億元投向近千個項目。

  “對溫州的中小企業來説,融資難和融資貴兩個核心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的解決,只能説有所緩解。”溫州市金融辦主任張震宇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表示。

  張震宇介紹:“為緩解融資難問題,明年溫州將繼續打出‘組合拳’。在銀行層面將推進‘一次授信,三年有效’貸款模式向所有中小企業放開;在政府層面將幫助銀行化解不良貸款、幫助銀行推進中小企業融資量增加;在保險層面,溫州將聯合保險公司推出小微企業保證保險,讓小微獲得保險保障;從企業層面溫州將推進部分企業重組整頓,加強企業誠信建設,加強逃廢債打擊力度。”

  而相比于融資難題,溫州在改革之初為解決投資難所設計的引導民間資本投資的四種模式,今年已全部得到實踐:

  溫州通過設立民營銀行、溫州銀行增資擴股等途徑,推動億元級民間資本對接正規金融領域;通過設立小額貸款公司等民間金融組織,推動千萬元級民間資本創設民間金融發展平臺;通過組建引導基金和民間資本管理公司平臺,引導百萬元級民間資本“澆灌”實體企業項目;成功推出幸福股份、藍海股份,萬元級民間資本已參與進政府基礎設施建設。

  “溫州信用”陽光下重鑄

  12月25日,為懲戒逃廢債行為,溫州首次公開曝光“構建誠信、懲戒失信”專項行動失信人對象名單,涉及對象30個。重塑溫州信用環境,目前已成為溫州市委市政府大力推進的工作之一。

  在很多人眼中,溫州是最早經歷市場經濟規則洗禮的城市,“講信用”是溫州人做生意賴以生存的根本。而隨著三年前借貸危機爆發,“溫州信用”頃刻間倒塌。

  浙江省長李強指出:“溫州金改關鍵不在於增加多少個金融機構,而是打通通道,建好信用體系。”

  信用,倒於民間借貸,重建,再起於民間借貸。對於溫州而言,改革之初設立民間借貸服務中心,是推動民間借貸陽光化進程的標誌事件。這一機構形式的出現改變了民間借貸深藏地下的命運,溫州人的信用再次被擺到了臺前。

  今年3月1日,全國首部地方性金融法規《溫州市民間融資管理條例》正式實施,首創大額民間借貸強製備案制度,規定單筆借款金額300萬元以上、借款餘額1000萬元以上及向30人以上特定對象借款三種情況,要強制在民間借貸中心登記備案。建規立章的溫州民間借貸登記在今年邁上正軌。

  制度的不斷強化,也讓溫州人的借貸觀念潛移默化中發生著轉變。通過中心“撮合”而為一家閥門企業提供資金出借的麻先生表示,備案簽約的借貸模式對借入方的信用行為有明顯制約,比之私下交易更安全。

  目前,溫州全市民間借貸備案登記數量從3月初的2600多筆上升到8000多筆,備案資金由條例實施前的23.5億元增至90余億元。有業內評價,該條例的出臺從某種意義上宣告了民間借貸的契約化、理性化、規範化、陽光化。

  在重拾信用“金字招牌”過程中,資訊平臺建設成為溫州近兩年的另一突進方向。繼全國覆蓋面最廣的企業公共信用資訊平臺、全國首個地市級人行徵信中心相繼搭建後,今年3月份全省首家第三方徵信服務機構(溫州中新力合徵信服務公司)正式成立。溫州社會信用體系框架初步形成。

  溫州市政府曾明確表示:2014年要著力打破信用資訊條塊分割和部門間的資訊壟斷,解決資訊孤島問題。目前,為歸集和共用信用資訊,建立一次完成查詢、信用資訊全覆蓋的“一站式”徵信服務模式,溫州正策馬加鞭。

  值得注意的是,來自溫州的信用構建努力,並不僅限金融領域。金改以來,溫州公檢法部門亦紛紛行動,加入到“攻堅戰”中。如成立金融仲裁院、金融犯罪偵查支隊和金融法庭,初步形成地方金融監管工作格局;建立金融監管和金融審判聯席會議制度,實行“政、銀、公、法”聯動應對,促進了司法與金改形成聯動機制。

  “溫州經驗”走出溫州

  “要把深化金融綜合改革作為深化改革的龍頭,在頂層設計上積極爭取、在底層創新上敢於作為,真正使溫州持續引領全國改革之先,成為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標兵。”浙江省委常委、溫州市委書記陳一新在調研金改推進情況時表示。

  改革絕非只為溫州,為其他地區金融綜合改革提供可借鑒經驗是溫州市委市政府的一貫目標。兩年多來,讓關注者欣喜的是:溫州正在不斷將“溫州經驗”向外輸出。

  如今在浙江,溫州金改的種子正在向各市各地傳播。

  去年10月9日,在總結了溫州試點經驗基礎上,浙江在全省11個縣、市、區開展首批民間融資管理創新試點。為深化試點,今年9月份浙江下發《關於做好民間融資創新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根據進展,試點地區學習借鑒溫州經驗,相繼成立了民間資本管理公司,以此推動民間融資的規範。

  如今在全國,溫州金改的探索已被許多省市先後效倣。

  2012年,山東省率先倣照溫州經驗開展民間融資試點後全省鋪開;溫州民間借貸服務中心運營模式,至今在廣東、江蘇、福建、四川、內蒙古等全國20多個地區進行推廣;溫州編創的“溫州指數”(民間融資綜合利率)已形成“溫州版”和“全國版”,與全國34個地市建立合作夥伴關係;12月上旬,湖北出臺《關於規範發展民間融資機構的意見》,溫州經驗不久後將複製于楚鄂大地。

  據了解,隨著民間資本管理公司私募融資、“幸福股份”發行試點等改革試點項目的完善,以及溫州民商銀行在民營銀行方面的探索,越來越多的溫州智慧將向全國輸出。

  在浙江大學教授汪煒看來,溫州經驗的傳播是金改成績的重要體現。他公開表示:“溫州金改的一個明顯特點就是重視地方的力量,以地方金融改革試驗區為全局性改革探路。對溫州來説,它肩負著探路中國金融服務市場化改革的歷史使命。”

  一千個日夜的探索嘗試,溫州金改改變了溫州,走出了溫州,也給人帶來了更多期待。對於溫州金改的未來,溫州金融辦主任張震宇告訴記者:“2014年是溫州金改的深化年,是承上啟下一年,明年金改將向縱深發展,金改的有意探索將對溫州未來的趕超發展帶來新的動力和機遇,也必將促進溫州經濟金融和諧互動發展。”(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