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2014,穿越歷史的旅行從未駐足

  • 發佈時間:2014-12-31 01:31:16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當今世界,科技日新月異,人類在探索未知世界的征途上取得了一個又一個成果,然而在放眼未來的同時,人們也在不斷試圖觸摸過去。因為歷史總是重復自己,能看過去多遠,就能看未來多遠。年終歲末,讓我們坐上時光機器,重溫這一年的考古發現,觸摸歷史的脈搏。

  兩千年小麥昭示新疆農耕歷史

  在吐魯番勝金店古墓群M9號墓葬出土了這樣一些麥子:金黃的麥稈,新鮮如才被碾壓過,有的麥稈上還有完整的金黃色麥穗,誰又能想到這些如剛從田裏採摘下來的麥子,年齡已經有兩千多歲了。2014年4月這些麥子被送往中科院人文學院科技室與科技考古係研究人員手中,接受植物考古學研究。

  兩千多年前小麥何以保存的如此新鮮呢?在吐魯番古墓群發現的這些麥稈,在當時是用來當做墓棚的。考古專家解釋,之所以長達兩千多年,小麥稈和麥穗還能保存得這麼好,跟當地的氣候條件和當時的埋藏條件有關。新疆地區氣溫低,氣候乾燥,合適小麥、文物等保存。但如果太過乾燥,植物也容易乾枯。但出土的麥稈,下面是15釐米到20釐米厚的駱駝刺,駱駝刺為麥稈提供了一定的水分,使之保持“如新”。

  不過,專家也提醒説,如果出土時,不能很好地保持麥稈的溫、濕度的話,麥稈可能會在瞬間枯萎。這樣的例子在考古現場比比皆是,如西安兵馬俑出土時,顏色鮮艷,很快,其顏料就被氧化掉了。

  《詩經·周頌·思文》提到“貽我來牟”,“來”是指小麥,“牟”是指大麥,這也説明在西周時,黃河中下游已遍栽小麥了。到漢代,中國已經種植小麥很久了。而在吐魯番地區發現的小麥,不排除從中原地區反傳播過去的可能性。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主任趙志軍説,吐魯番地區出土的小麥最大價值是,完整的麥稈、麥穗都被保留了下來。在當前,這是“獨一無二”的。在全國其他遺址發現的都是麥粒,沒有麥稈。吐魯番的發現對研究小麥種植、加工方式等非常有價值。

  中科院人文學院科技史與科技考古係研究人員李晶靜説,小麥大約四千多年前傳播到新疆,但長久以來新疆的先民如何種植加工小麥,一直是個謎團。該研究發現,至少在吐魯番地區,小麥種植已是“精耕細作”,當地古人已定居,並在遊牧之餘,開始花費長時間來打理麥田,也説明小麥在當時吐魯番地區已得到大面積種植。這一時期有可能是該地區古代民族從遊牧向農耕逐漸轉型的時期。

   多種技術還原古蜀人生活

  寶墩古城是川西地區最大的古城,寶墩文化也是成都平原迄今為止能追溯到的最早的考古學文化。2014年4月隨著寶墩遺址的不斷發掘,在科學技術的幫助下,考古人員生動還原了4000年前古蜀人的生活場景。

  考古學家將先人居住地的泥土帶回實驗室,放入桶中攪拌,用篩子篩出炭化物,陰幹裝袋,再送回實驗室檢驗。“這些都是炭化物,要從中篩選出植物種子,就能判斷寶墩時期人們都吃什麼。”成都市文物局研究人員姜銘説。在這些植物種子中,稻穀種子的數量最多,佔了總數的45.0%。

  另外一種技術是植硅體分析。植硅體是指某些高等植物從地下水中吸取可溶性二氧化硅而後沉澱于植物細胞內或細胞外部位置,由此形成的含水非晶態二氧化硅顆粒。在寶墩文化層,姜銘發現了大量底側面佈滿龜裂紋,兩側向外突出的泥土,這是典型的水稻扇形植硅體。

  由此考古學家設想:在雨水豐茂的成都平原,河流散佈,金黃的稻穗搖曳在田野,雜草叢生,野生豌豆、豇豆,還有薏苡隱藏在這些雜草間。聰明的古蜀人找到了這些可以吃的野生豆類,同時也開始把高高低低的土地平整開來,修建起出色的灌溉設施,大面積種植水稻,還有一些小米。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使古人的食物有了保障,人也越來越多,大型聚落開始展現。

  利用鑽探技術考古學家基本摸清了寶墩聚落的分佈狀況,通過地層堆積的性質狀況推斷出當時的地質面貌。據介紹,內城城址呈較規整的長方形,長約1000米,寬約600米,面積60萬平方米。外城分別分佈著板凳橋、幹林盤等9個聚落點,這些聚落點呈向心式分佈于內城週邊,由於目前沒有發現集中大型墓地,還不能準確推測當時社會的複雜化程度,但可以肯定的是,外城分佈的這些次級聚落拱衛在中心聚落的周圍。

  4000年前成都平原河流密集,水患頻繁。為了保護自己的家園,古蜀先民在其居住臺地邊的河漫灘上修築了堅固的護堤。今年,考古隊在位於成都溫江區紅橋村附近的寶墩三期遺址發現了距今4000年的水利設施,整個水壩護岸設施長147米,上寬12米,下寬14米,屬於夯築做法,跟寶墩時期城墻的做法較為相似。這項水利設施的發現,為世界文化遺産都江堰水利工程找到了智慧的起源。

   奇怪足跡牽出恐龍天敵

  恐龍在大家的印象裏體型龐大,曾經是地球的霸主,然而考古發現恐龍也有天敵。

  2014年4月,四川攀枝花金沙江畔,有一些奇怪的足跡被人發現。足跡年代距今約2.1億年,即三疊紀晚期。根據古生物學者研究後初步斷定,足跡的主人為“手獸”,屬於主龍假鱷類。這類怪獸體型超過5米,在三疊紀晚期的四川,乃至其他大陸來説,是毫無疑問的頂級掠食者,早期的恐龍根本不是它的對手,可被輕易“秒殺”,當作點心吃掉。

  中國地質大學恐龍足跡專家邢立達説,攀枝花的足跡化石從整體形態來看,與手獸類足跡的後足跡非常相似,比如,足跡的第二至四趾很緊湊,而且呈對稱分佈,第三趾最長,還有一個指向後側方、細長的第五趾。且攀枝花手獸足跡最長約45釐米,這意味著,留下這些足跡的假鱷類,體長超過5米。

  邢立達説,根據考察得到的數據,可將時光拉回2億年前,對足跡的出現進行一番假想:難熬的旱季來臨,正午陽光猛烈,在這個猶如外星異世界的地方,生活著一群高度適應環境的小型肉食恐龍,它們長約1米,既是主動的捕食者,又是食腐者。它們飽餐一頓之後走進樹叢。10米外,一頭體長5米的手獸正對這群肉食龍虎視眈眈。它是這個時代最大的肉食者,是在恐龍崛起之前典型的快速捕食者,有強大的頭骨,鋒利的牙齒,行動迅速。

  桫欏叢中手獸飛奔,它選中了一頭停在路邊進食的幼龍,小傢夥只來得及慘叫一聲,就已被生吞。幾分鐘後,手獸離開捕食地點,走到湖邊飲水休息,軟硬適中的淺灘上留下了它一串長長的足跡。熾烈的陽光很快將足跡烤幹,再後來被覆蓋,經過滄海桑田漫長歲月,在兩億年後成為化石。

  四川省地質調查院副院長闞澤忠認為,攀枝花手獸足跡的發現非常重要,這些動物記錄與當時的植物群一道,構成了一個更加完整的古生態系統。發現足跡的地層,古環境為河流與湖泊,局部偶爾與海相連。這對研究攀枝花的古地理、古氣候,甚至對攀西大裂谷的成礦與找礦都有很大的意義。

  考古研究打破張三丰手印謠傳

  在中國四大道教聖地之一的齊雲山上,可以看到一些大小與人的手掌相倣的痕跡,相傳道教著名人物張三丰在齊雲山傳道,並羽化於此。因此一些當地百姓認為這是張三丰或其他道士練功時在這裡留下的手印。而2014年5月,中外古生物學者宣佈,這些痕跡其實是肉食恐龍的腳印。

  作為我國四大道教聖地之一的齊雲山位於徽州盆地、黃山腳下,因其一石插天,與雲並齊,故名齊雲山。恐龍足跡化石位於山上一處叫做小壺天的景點。小壺天是明代修建的一個石坊,石坊的石門呈葫蘆形,裏面是一個長20米,寬3.3米,高2.5米的石窟,石窟的一側是懸崖,傳説這裡是道士飛天成仙的地方。大約60個大大小小的恐龍足跡保存于石窟的頂面。

  研究顯示,這批足跡都是由肉食性的獸腳類恐龍所留,但這其中卻包括了3種不同形態的獸腳類足跡,這表明齊雲山地區有過多種不同類型的獸腳類恐龍造跡者。“其中一類足跡非常特殊,有著壯碩的腳趾,以及較短的步伐,屬於新的足跡形態,我們將其命名為副強壯足跡(Paracorpulentapus),其主人是一種小型的、具有強壯足部的肉食龍。”主導此次研究的中國地質大學恐龍足跡專家邢立達説。

  安徽齊雲山地區多樣化的獸腳類足跡組合的發現表明,該地區有豐富的中小型獸腳類恐龍動物群,在持續數百萬年甚至上千萬年的時空裏,中小型的獸腳類恐龍持續繁榮。邢立達説:“這些中小型獸腳類與植食性的腫頭龍類、蜥腳類恐龍一道,組成一個新的動物組合,大大豐富了晚白堊世中國東部的古脊椎動物群。”

  為什麼恐龍足跡會被當地百姓認為是張三丰或其他道士練功時留下的手印呢?邢立達説:“其實,從足跡學上看,獸腳類足跡一般為三趾,但是有個別腳印重疊在一起,讓人産生了五指掌印的錯覺,因此才有了這樣的誤會。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西藏昌都,當地的蜥腳類恐龍足跡被民眾誤認為是格薩爾王的大腳印,這些例子都很可能表明,部分恐龍足跡參與了中國民間傳説的形成,這也是我們研究恐龍足跡時另一個意外的收穫。”

  “麗”字陶文或顯示墓主身份

  2014年5月5日,據陜西考古研究院透露,西安市的一處古墓群,可能跟秦始皇有關。這處古墓群是在距離秦始皇帝陵約5公里的地方發現的,經推測這處墓群有可能是修建秦陵的工人墓。陜西考古研究院公共考古部主任孫偉剛説:“我們一共挖出了45座秦墓,周圍有上千座,這只是一小部分。”在陜西關中地區,秦漢墓地上千座的並不少見,而且發現的這些秦墓級別也不高,但出土的部分陶器上有“麗”字陶文,引起了考古學家對墓主人身份的猜測。

  該墓葬群位於西安市臨潼區馬額街道辦事處冢王村西南,根據專家勘探,發現這些墳墓分佈在東西長約1200米、南北寬約300米的一個區域。發掘的是其中面積為6500平方米的區域。

  “史書上記載,當時修建秦始皇陵,設有一個陵邑,就是為了修陵而設立的城市,叫麗邑。”孫偉剛説,文獻記載,麗邑是秦王政十六年(西元前231年)設立的,在嬴政陵墓的東邊。麗邑裏居住有修建秦陵的工匠和監管人員,也設置有軍事機構。

  “這個麗邑的規模應該不小,因為秦陵最多時候有70多萬人在修,少時也有20多萬人在修。”孫偉剛説,正是由“麗”字陶文,他們猜測這一墓地從屬於麗邑,墓主人是參與秦始皇帝陵建設的工人。

  而且這些秦墓都是豎穴土坑墓和豎穴墓道洞室墓,均為一棺結構、單人屈肢葬。孫偉剛説,現在看來,是很普通的秦人墓葬。“挖一個坑,地下掏一個洞,做成一個墓,人和隨葬品一起放進掏的那個洞裏頭,而且是屈肢體埋葬,這是秦人的方式。另外,出土的文物裏,陶器包括盆、管、釜、甑,也是戰國到秦代的標準器物。”

  孫偉剛説,目前該古墓群是秦陵工人墓只是推測,蓋棺定論還需要進一步的證據。

  葬甲化石揭秘地球最老“清道夫”

  2014年9月16日,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黃迪穎的研究團隊在《美國科學院院報》上發表了名為《解密中生代葬甲的親代撫育行為》的論文,通過不同時期葬甲的化石研究,揭開了大自然最古老“清道夫”葬甲的奧秘。

  自然界中存在著三種著名的昆蟲“清道夫”,一是蜣螂,二是麗蠅,第三種便是葬甲。相比前二者,葬甲已經有1.65億歲了,可謂是地球最早的“清道夫”。正是由於它們喜歡把鳥獸的屍體埋葬在鬆軟的土壤下做成屍團,所以才得名“埋葬甲蟲”。

  葬甲科昆蟲有近200個種群,但是通常可以分為“屍甲”和“埋葬蟲”兩大類。

  據介紹,屍甲們多喜歡大型屍體,每當發現“美食”,它們就會成群結隊的鑽入屍體下方,將土不斷拱出,讓屍體慢慢沒入土層,它們埋屍的速度非常快,有報道稱200隻屍甲可以在兩小時內把一隻成年野豬屍體埋入地下,並在3天內吃完。在此過程中,每只屍甲平均能吞下相當於自身體重60倍的腐肉,能夠有效減少脊椎動物寄生蟲和病原體的傳播。

  而埋葬蟲一般則是“夫妻檔”小作坊作戰,偏愛200克以內的小型屍體。在埋葬屍體前,埋葬蟲夫婦會對屍體進行加工,去除消化道及體毛後將屍體滾成一個屍球埋入地下,然後在表面涂上分泌物以防止腐肉進一步被細菌分解。每年繁殖季節,埋葬蟲會在腐肉中造穴産卵,並將一窩幼蟲撫養在其中。一隻老鼠大小的動物屍體,一對埋葬蟲幾天就能吃完,並且還能通過糞便分解成對土壤有益的物質。

  葬甲不僅是合格的“清道夫”,而且還能充當法醫破案。一般而言,葬甲科不同屬種到達屍體的時間都比較穩定,因此,在屍體內發現葬甲,基本可以斷定死者大致的死亡時間。另外,法醫們還可以根據幼蟲的發育情況和氣溫、濕度的判斷,建立統計學模型,推測出屍體死亡的具體時間。

  黃迪穎表示,國外已經利用葬甲屢屢成功破解難案大案,但國內在葬甲法醫學方面才剛剛起步。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