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的是屋 安的是家
- 發佈時間:2014-12-30 08:34:17 來源:海南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12月23日,23歲的紅嶺水利樞紐移民曾秋燕坐在自家的客廳內一邊看電視,一邊照看家中開的小賣部。“我家居住環境發生了大變化,以前是瓦房,現在是兩層的樓房。”曾秋燕説。
曾秋燕是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中平鎮上水村人。她家是上水村三排嶄新的小樓房中的一棟,由於靠近村道,她便在家中開起了小賣部,“小賣部一個月的收入能夠支付家中日常開支”。紅嶺水利樞紐工程移民安置改變了她家所在的村莊,也改變了她的生活。
現如今,瓊中已經有1036位移民住進了國電萬泉河紅嶺水利樞紐有限公司和縣政府為他們建的新居。
安居:從瓦屋到樓房
冬天的傍晚天黑得特別早,在被雨霧環繞的瓊中灣嶺鎮加鮮村安置點,村民何寧菊在一幢兩層的樓房前準備喂雞,她丈夫正在準備晚餐,兩口子等待孩子的歸來,真是一幅幸福的畫面。
“這房子又寬敞又明亮。”何寧菊説,這新樓房和以前的老舊瓦房比起來,不知要好多少倍。
何寧菊在談聊中,回憶起之前的房子,那是一座老舊的瓦房,家裏一共有7口人,住得很擠。特別的一旦亂風下雨,就很擔心瓦片會不會掉下來。回想起以前的生活,一切還歷歷在目:電路老化,房屋年久失修,在雨季,晚上都睡不好。
如果説何寧菊回憶的畫面給人的感覺是不堪、落後,那麼如今展現在大家面前的卻是另一幅美景:寬敞平坦的水泥路直通家門口,一排排“小別墅”在綠樹的映襯下整齊劃一。
比起之前的瓦房,現在的樓房是100多平方米,何寧菊對安置點的新房子感到特別的滿意,還在房子的後面搭起小院養雞、種菜,她還專門騰空樓下一間房當儲存室,堆放稻穀。
何寧菊只是紅嶺水利樞紐工程庫區2000多位移民的生活縮影。
據介紹,該項工程涉及移民安置面積約4600余畝,包括5個自然村和6個新市農場的連隊,農戶306戶1285人,移民安置工作從2009年啟動以來,截至目前,已移民的有254戶1036人,約佔80.62%。所有的安置點都是建著平頂房或是樓房,居住環境得到很大改善。
樂業:從幫扶到創業
安居、樂業,兩者密不可分。對於原本坐困山中、生活貧困的庫區移民來説,搬進新的安置點後,如何謀生是擺在眼前最現實的問題。
為了幫助移民實現就業,瓊中先後推出移民後期的扶持政策,積極引導減地農戶調整産業結構,並整合各路資金,發展多种經營,力爭使農戶減地不減收。
家住在中平鎮上水村的曾慶松,是2011年搬進移民安置點的,2012年在政府的幫扶下,他養了10箱蜂,收入還不錯,“加上原來就有點技術,去年我又自掏腰包養了50箱,今年賣蜂蜜就收入七八萬元。”曾慶松説。
“雖然到安置點這邊來,有很多檳榔和橡膠都被淹,也沒有水田,但養蜂的收入很不錯,我現在還在政府的扶持下養雞。”曾慶松説著。
安居才能樂業,曾慶松可是眾多移民的典範。據了解,瓊中(不含烏石農場)農村移民以農業有土安置方式為主,已調整生産用地4338.07畝,按照每人平均5畝現已調整劃撥到村,由各鎮政府協同各安置村將土地分配到安置戶。同時,瓊中為支援移民村的生産發展,縣政府一次性撥款244萬元與烏石農場購置橡膠樹46461株分配到中平鎮上水村、灣嶺鎮加鮮村、中朗和大平下村的農戶。新市農場在生産用地實際劃撥到農場後,將結合職工意願及地理位置等因素進行農場內部分配使用,目前規劃調整4113畝已到位。
謀發展:從失地走向生錢
移民,遇到最大的問題就是失地、減地,瓊中讓組織農民學習農用技術,讓失地、減地農民知道如何理財。
“如果不參加培訓,我還真的不知道怎麼去理財呢。”日前,上水村村民潘綿軍參加縣裏舉辦的理財培訓後説。此外,潘綿軍還參加土地管理等培訓。
近幾年來,瓊中農業局、金融辦、科協、農技中心等多個部門紛紛整合資源,深入基層,將科技送進黎村苗寨。這些部門圍繞農村經濟發展和産業結構調整,通過舉辦培訓班、現場諮詢、贈送農業科技圖書、光碟等活動,把科學知識和實用技術送到農村。
瓊中緊密結合農村勞動力轉移工作,大力開展就業技能培訓,同時積極宣傳、動員和組織農村勞動力有序輸出,為農民轉移就業、致富增收打下良好基礎。
“瓊中的很多農民理財意識不強,很多農民在拿到補償款後不知如何打理,對這些農民進行理財培訓很有必要。”瓊中金融辦主任關遠大説,近年來,由於紅嶺水利樞紐工程、屯瓊高速等一系列重點項目落戶瓊中,部分農戶獲得徵地補償款動輒上萬元,高則達百萬元,出現一批一夜暴富的農民。但由於不具備理財知識,很多農民很快便將補償款揮霍一空。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