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從各地“清單”看審計動向

  • 發佈時間:2014-12-30 07:31:50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審計署網站29日集中發佈29個省份以及大連、寧波、青島、廈門、深圳5個計劃單列市審計機關2014年的工作情況。據悉,這是審計署首次把各地審計機關的年度工作“清單”向社會公佈。

  “向全社會公佈各地審計工作‘清單’意義重大,可以擴大審計工作影響,使公眾更好地了解、監督各地審計工作,還可以讓各地審計機關互相學習、借鑒工作經驗,促進審計機關自身建設。”北京大學財經法研究中心主任劉劍文表示。

  這些審計“清單”顯示,2014年,各地加大力度對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情況進行跟蹤審計,促進政令暢通,保障改革措施落實到位。如,北京市配合審計署完成對國務院“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政策措施落實情況的跟蹤審計工作,對部分區縣重點檢查了相關的政策措施和重點任務,突出反映了重大項目進展、簡政放權落實、重點目標任務完成、資金保障及優惠政策措施落地等五個方面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各地加強對財政管理和預算執行情況的審計,深化預算執行和決算草案審計,推動財政提質增效。如,廣東省對2013年度30個省直部門的預算執行情況進行了審計,審計數量是以前年度的2至3倍,向五年內完成對117個省直部門的預算執行審計邁出堅實一步,並確定和落實了對20個重點部門每2年輪審一次的目標任務。

  “當前財政的功能定位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歷史高度,審計工作在深化財稅體制改革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肩負監督公共財政資金合理、合法、合規使用的重任,既是市場的‘守夜人’,也是政府的‘守夜人’。”劉劍文説。

  各地還圍繞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國務院“約法三章”要求,加大專項審計力度。如,遼寧省以政府採購、部門結余以及“三公經費”為關注點,開展部分省直部門及所屬單位預算執行審計,審計預算支出67.3億元,揭示了政府預算編制不完整、無預算支出或擠佔挪用專項經費、未嚴格執行“三公經費”規定等問題,並有針對性地提出審計建議。

  各地加大對經濟社會運作中風險隱患的揭示力度,維護國家經濟安全。在財政、金融、企業、資源環境和民生等審計中,注重揭示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提出防範和化解風險的建議。如,山東省重點組織對全省農信社信貸資産風險管控情況進行審計調查,反映國家信貸政策執行、農信社改制、信貸業務風險管控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有力打擊了金融違法犯罪行為,提出了體制改革和風險防控的建議。

  各地還普遍加強經濟責任審計,強化對權力運作的監督與制約,促進更好履職盡責。如,湖北省圍繞重大經濟決策以及經濟結構調整、財政管理、土地管理、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等方面責任履行情況,組織對774名領導幹部實施了經濟責任審計;2013年度省本級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審計中,352人被問責追責。

  “清單”還顯示,各地加強對保障性安居工程、農林水事務、教育、醫療等重點民生資金和民生項目的審計,切實維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如,貴州省對20個縣扶貧資金和生態移民資金管理使用情況進行了審計,對政策落實、資金管理使用、項目實施、資金和項目績效四個重點開展審計,扶貧資金審計總金額34.22億元,生態移民資金審計總金額17.72億元;河南省組織實施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蹤審計,促使相關市、縣政府取消不符合保障條件資格1000余戶,收回違規分配的保障性住房200余套,完善相關管理制度16項。

  日前召開的全國審計工作會議披露,1至11月,全國審計近10萬個單位,提交審計報告和資訊18萬多篇,促進增收節支和挽回損失2400多億元,移送違法違紀案件線索2300多件,還協助有關部門查處了一批重特大腐敗案件;推動將審計發現問題納入相關部門和地方教育實踐活動整改內容,促進建立健全制度1700多項。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