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8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水質安全咋保障

  • 發佈時間:2014-12-29 03:48:22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南水”抵達後品質會不會發生變化?黃水現象怎麼解決?這是河南、河北、北京、天津等受水區百姓普遍關心的問題。

  目前,無論是水源區和受水區,都在採取嚴格措施加強水質保護,不計一切代價確保調水水質安全。

  國家劃定丹江口水庫為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水源區新建污水處理廠174座、每天新增污水處理能力152萬噸,新建垃圾處理場98座、每天新增垃圾處理能力8500噸。這些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覆蓋了水源區所有縣級以上城市和重點鄉鎮,徹底改變了污水直排和垃圾亂倒亂堆的現象,對保護水質起到了關鍵作用。同時,水源區還關閉了1000多家污染企業,叫停和否決了新上項目300多個,從源頭上控制了污染物排放。

  另外,丹江口庫區“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土地利用特徵明顯,據不完全統計,僅庫周1公里範圍內就有29萬人口、36.7萬畝耕地,每年約有2.6萬噸農藥、化肥進入丹江口水庫,直接影響水質安全。為治理庫周面源污染、阻隔污染物進入水庫,庫周1至3公里範圍內建設了環庫生態屏障,從根本上解決了庫周農業面源污染問題。

  在1432公里的輸水過程中如何保障水質安全是另一個嚴峻的考驗。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公室副主任于幼軍告訴《經濟日報》記者,南水北調中線在輸水過程中産生的水質污染風險主要來自3個方面:部分高於渠道運作水位的地下水如果被污染,可能滲入總幹渠帶來的污染風險;有毒有害危險化學品運輸途中,在穿越總幹渠橋梁時可能突發交通事故帶來的污染風險;輸水沿線大氣污染物沉降帶來的污染風險。

  據介紹,雖然中線輸水線路長,但是1196公里的明渠全部與周邊水系立交,不會與地表水發生水體交換,兩側地表水對總幹渠水質不會造成污染。同時,沿線地區還嚴格控制新上建設項目,對現有排污企業加強環保監管;針對有毒有害危險化學品在運輸過程中可能造成的污染風險隱患,制定多層面的水質監測跟蹤方案。

  同時,受水區已建立起一套嚴密的防護措施。為了確保有問題的調水“不進城、不進京、不進廠”,北京在北拒馬河暗涵渠首、大寧調壓池和團城湖調節池設置3道智慧化水閘,一旦水質有問題,水閘就會自動關閉。

  對於南方水進京後可能出現的“黃水現象”,北京南水北調辦副主任何鳳慈告訴記者,“黃水現象”是來水與北京原有地下管道發生化學反應的結果,一般7天至10天就會消失。“為防止發生‘黃水現象’,北京加大了對地下管網的改造力度,管網設施不僅要適應北京自有水,還要適應來水。”何鳳慈説。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從漢江沿線到丹江沿線、從丹江口水庫到北京團城湖幹渠沿線,都已建立起一套比較完善的人工監測與智慧化監測相結合的監測網路,南水北調中線調水水質穩定達標將有充分保障。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