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專家解讀《高速鐵路設計規範》

  • 發佈時間:2014-12-29 02:32:43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12月22日,國家鐵路局正式發佈《高速鐵路設計規範》(TB 10621-2014),這是我國也是世界第一部系統完整、內容全面的高速鐵路設計規範,將為中國高鐵發展以及高鐵走出去提供系統規範的成套建設標準支撐。近日有關專家就這部規範的安全與技術創新方面進行了解讀。

  問:規範在安全方面的主要技術標準有哪些體現?

  專家:高鐵運作,安全平穩最重要。安全原則主要體現在以下十個方面:

  一是確保鐵路運營安全,明確了高速鐵路採用動車組列車的原則要求,細化完善了建築限界圖,規定了高速鐵路設計採用四新技術時,應符合國家及行業有關準入規定,以及高速鐵路設計應加強風險防範措施。

  二是綜合選線規定了區域地面沉降、凍土地區選線的原則要求,規定了高速鐵路採用全封閉全立交設計。提出了高速鐵路與其他鐵路、公(道)路及輸油、輸水、輸氣管道等設施交叉跨越、並行的有關技術要求。強調了區域地面沉降以及鄰近線路抽取地下水、深基坑開挖和堆載等外部環境變化對線路的影響。

  三是規定了路基結構應按土工結構物進行設計,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基礎穩固不下沉,加強了路基排水系統設計,能夠保證路基平順,能經受天寒地凍和雨水沖刷等惡劣氣候的考驗,保證鐵路基礎長期穩定安全。

  四是橋梁結構規定了梁體豎向撓度、水準剛度、墩臺沉降等控制限值標準,實現了對橋梁結構變形的嚴格控制,保證橋梁足夠的強度、剛度、穩定性和耐久性。

  五是隧道設計提出了長度大於10公里或地質複雜地段的隧道宜採用單洞單線,規定了隧道防災救援的原則性技術要求,規定了隧道洞口選址及設置明洞等相關措施,確保各種複雜地質條件下的隧道安全。

  六是明確了高速鐵路應建立精密測量控制網,確保線下基礎設施和軌道鋪設要求。規定了軌道結構類型鋪設條件、軌道靜態鋪設精度等標準,保證了軌道結構的高平順性、高可靠性和高穩定性。

  七是針對高鐵車站特點,明確了體型複雜、重要的站房及跨線設施的結構安全標準,並提出建立結構安全健康監測體系的要求。

  八是明確牽引供電和鐵路電力系統應採取相應設計措施,具備一定的抗風、雨、雪、冰等自然災害的能力;隧道內接觸網結構採用預埋固定方式,強調安裝基礎安全可靠、耐受動荷載、防火、便於調整和接地的要求。

  九是強化了信號系統故障導向安全的基本原則,明確採用中國列車運作控制系統(CTCS)中的CTCS-2、CTCS-3級列控系統,以及車站接近鎖閉計算長度,車站聯鎖、列控進路數據應保持一致,聯鎖、列控等關鍵設備電源回路應採用雙回路獨立供電的有關規定,確保高速鐵路信號系統安全性。

  十是規定了高速鐵路應設置自然災害及異物侵限監測系統,對風、雨、雪、地震及異物侵限等災害進行實時監測,為列車運作安全提供保障。

  問:《高速鐵路設計規範》在技術創新方面有哪些內容?

  專家:規範整合了近20個專業領域的技術要求,全面反映了我國高速鐵路基礎理論研究、應用技術研究、綜合實驗、成果應用等多方面的巨大成就,是高速鐵路建設最基本、最重要的行業技術標準。主要體現在以下十個方面:

  一是形成速度範圍為250~350公里/小時,涵蓋不同速度等級、不同速度列車共線運作、適應不同自然環境(凍土、黃土等)的高速鐵路設計標準,是世界上首部系統完整、內容全面的高速鐵路設計規範。

  二是確定了土建工程、牽引供電、列車運作控制、運營調度、客運服務系統的主要技術標準,完善了高速鐵路輪軌、弓網、流固、車控之間的系統耦合理論。

  三是建立了勘察設計、工程施工、運營維護“三網合一”的精密測量控制網,確定了線形設計參數、路基壓實標準、橋梁剛度限值、隧道斷面尺寸、軌道靜態鋪設精度、無砟軌道結構等標準,系統形成了我國高速鐵路空間線型高平高穩、線下基礎剛度匹配、軌道系統穩定平順的高速鐵路基礎設施設計理論、方法和標準,具有世界先進水準。

  四是明確了路基、橋涵、隧道、無砟軌道結構設計的耐久性要求,通信信號關鍵設備和安全資訊傳輸通道冗余配置方案,接觸網-受電弓系統弓網受流性能品質倣真評價標準,地震、風、雨、雪、異物侵限等防災安全監控系統設置要求,確保高速鐵路安全可靠。

  五是明確了路網選線、環保選線、地質選線和經濟選線等綜合選線要求,根據項目地形地質條件、環境因素等具體情況,提出了部分路段可採用路段設計速度,突出了標準的技術經濟性。規定了平均站間距和列車最小追蹤間隔時分,以及車站及區間點線能力匹配的設計要求,實現系統優化和綜合效益最大化的目標。

  六是完整提出高速鐵路供電系統設計技術標準和技術體系,確定我國高速鐵路牽引變電主接線方案、二次保護配置、鋼軌電位、27.5千伏專用電纜感應電壓等技術標準,明確了我國高速鐵路250公里/小時、300公里/小時、350公里/小時接觸網系統技術標準。

  七是針對高速鐵路電力供電方案,提出了可靠性、可用性、可維護性和安全性(RAMS)的綜合定量評估的方法,確定了鐵路電力供電可靠性定量指標,形成了一套適合我國高速鐵路電力供電方案綜合評價體系,並給出了具體實施方案。

  八是明確了250~350公里/小時高速鐵路採用我國自主創新的高速鐵路CTCS-2和CTCS-3級列車運作控制系統,並細化了列控系統設備設置規定,形成了我國高速鐵路信號系統整體設計標準。

  九是納入了近年來高鐵車站建設的新理念和經驗總結,明確了高鐵車站體現“以人為本、安全、便捷、舒適”相關設計要求;增加了綜合交通樞紐、綠色客站、綜合開發等內容;強調了客站建築文化性和經濟合理性等內容。

  十是將生態保護和水土保持結合起來,體現了建設綠色鐵路的理念;提出了中水回用、固體廢物分類收集、再生綜合利用的原則,體現了迴圈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在選線和工程措施方面以保護居住環境為重點,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等。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