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黃群慧:中國已進入工業化後期 面臨三大挑戰

  • 發佈時間:2014-12-28 21:27: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網北京12月28日電(記者 劉育英)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黃群慧28日在“財經戰略年會2014”上表示,中國經濟已經進入工業化後期,正面臨著産能過剩、轉型升級、第三次工業革命三大挑戰。

  “財經戰略年會2014”當日在北京舉行。年會由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主辦,中國新聞社經濟部協辦。

  黃群慧表示,根據長期跟蹤的相關指數測評,2010年“十一五”結束以後,中國完成工業化中期。而在之後中國進入“十二五”,也相應進入到工業化後期。

  從一般經驗看,當一個國家和地區進入工業化中期以後,潛在經濟增長率往往下降。2010年後,中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逐年下降。黃群慧表示,“我們認為,增速下降有其合理性”。

  黃群慧認為,中國進入工業化後期,主要面臨三大挑戰。一是産能過剩。從2012年3月份到2014年11月份,PPI(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連續33個月出現負增長,從某種角度來看,恰恰説明瞭産能過剩的程度。

  第二個挑戰是轉型升級。“為什麼現在感覺到更難呢?”黃群慧説,以前所熟悉的産業政策工具,包括直接補貼等,現在想繼續用下去已經很難了,其空間越來越有限。傳統的産業政策也需要轉型升級,但政府現在還不適應。

  第三個挑戰是第三次工業革命。“從世界範圍來説,中國工業化後期和發達國家的再工業化疊加在一起,發達國家再工業化有兩個核心特點,一是製造業的資訊化,二是製造業的服務化”。黃群慧表示,第三次工業革命帶給中國的挑戰很多,如弱化比較成本優勢等,這為發達國家重塑製造業和實體經濟優勢提供了機遇。

  目前,中國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進一步降低。剛剛發佈的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顯示,第一、二、三産業的比重分別為:9.4:43.7:46.9,服務業的比重已經超過工業。

  黃群慧説,中國雖然到了工業化後期,但並不意味著到了後工業化社會。中國遠遠沒達到後工業化社會,製造業的地位沒有改變,關鍵是製造業和服務業之間的關係如何處理。

  關於工業今後的發展動力,黃群慧表示,無論是完善基本經濟制度,還是建立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建立城鄉發展一體化機制,建立開放型經濟等,從某種角度來説都會給工業增長提供新的動力,關鍵是體制機制改革能不能深入地推進。(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