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31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創新驅動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

  • 發佈時間:2014-12-27 01:30:54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通訊員 劉振華 劉偉 本報記者 王建

  ■創新驅動發展

  歲末傳喜訊:青島達能環保設備公司與西安交大青島研究院合作研發的煙氣深度冷卻器,明年訂單額突破5億元;青島德固特節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的大管徑餘熱鍋爐成功通過鑒定,有望衝刺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的認定……這些不勝枚舉的“膠州智造”打造1條千億級高科技機電産業鏈,培育家電、冷鏈、數字化裝備等7個百億級産業集群,推動製造業提檔升級。

  膠州市委書記張德平認為,作為青島“全域統籌”發展核心的膠州市正以一股經濟發展“新常態”之勢,振翅騰飛。在創新驅動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浪潮中,膠州市一直在尋找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徑。近兩年來,膠州市通過搭建創新服務平臺,完善創新獎勵機制,産學研一體化加速科技成果轉化100多項,獲資金支援6000多萬元。

  校企聯姻,助推科技成果轉化

  “煙氣深度冷卻器又可稱為低溫省煤器、煙氣餘熱回收裝置,與國家産業政策緊密相連。”青島達能環保設備公司技術人員介紹説,該設備可將鍋爐排煙溫度從125℃—150℃降低到85℃—100℃,在技術上達到國內領先水準。

  記者了解到,該設備的研發工作起步于2009年,由膠州市政府“牽線搭橋”,與西安交大達成合作協議,企業提供科研經費,派出科研團隊進駐院校實驗室,雙方共同開展技術攻關,合作研發新産品新技術。截至目前,雙方共申請專利13項。

  目前,包括青島達能環保設備公司在內的膠州企業,積極與科研院所對接合作,高新技術和産品紛紛涌現,企業核心競爭力明顯提升。

  中信歐德機械與哈爾濱工業大學合作,研發出30余種節本增效的自動化設備生産線;青島中仁藥業與西安交大合作,研製的用於治療帕金森症的新藥“醫學體外診斷試劑”正在進行臨床研究;中集冷鏈高新産業園的“冷鏈夢工廠”項目,代表了冷箱生産行業的最高標準,冷箱生産速度從9分鐘一台提升到5分鐘一台。

  2014年,膠州市累計有200家企業與中科院等大專院所開展産學研合作,完成成果轉化100多項,有20多項産學研項目獲得國家及省、市相關科技政策支援,支援資金達到6000多萬元。

  在引導企業與科研院所合作的同時,膠州市還不斷提升科技創新獎勵補助標準,鼓勵科技成果快速高效轉化。“重點領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獎勵100萬元,新認定國家級孵化器獎勵100萬元,國家重點新産品獎勵10萬元。”膠州市科技局綜合科科長郭飛説。

  集中孵化,培育新生發展力量

  2014年,隨著宇創凡新型網際網路電商孵化器、西安交大青島研究院孵化器通過資質認定,膠州孵化器資質認定數量已達到3家。

  “在‘宇創凡’的幫助下,團隊的技術水準和行銷能力均有了大幅提升,網站流水年底有望突破800萬元。”青島義通天下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客戶經理張振飛對孵化器的效果讚不絕口。他表示,今年6月份入駐電子商務産業園後,“宇創凡”不僅提供專業技術指導、公司註冊代理、免費人才培訓等服務,還對入駐企業實行3年內免房租優惠。“以前在市區20平方米的工作室,每年房租就得2萬多元,現在全部給免了。”

  “建立孵化器,就是要營造專業化集聚式發展的氛圍。”宇創凡園區中心經理梁大為表示,集中辦公區主要針對大學生和社會創業者所設立,配備光纖網路、優質辦公桌椅、中央空調等公共設施設備。企業入駐後可以享受綠色通道優先辦理公司註冊、個體工商註冊,免註冊費用。“大學生註冊更有2000—5000元一次性創業補貼,200元/月拎包入駐也開啟了小微企業在高端商務大廈創業的全新旅程。”

  孵化器舒適的辦公生活環境、知名企業匯聚起的豐富資源,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小微電商企業入駐。截至目前,宇創凡孵化器已入孵科技型企業23家,簽約50余家;西安交大青島研究院孵化器,管理團隊及工作人員落實到位,物理空間建設基本完成,首批10余個創業企業進駐和首批科研項目成功啟動。

  創新型孵化平臺培育了新生發展力量,有效促進了産業集聚式發展,扶持了小微企業快速成長。膠州市科技局局長郝國新表示,膠州將繼續建立一批科技孵化園和創新創業園,為中小微企業提供造夢空間。

  科技金融,激活技術交易市場

  “好項目就得花好錢辦好事。”成功拿到500萬科技信貸金的新秀新材料負責人告訴記者,以前企業獲得科技計劃支援,每個項目只能獲得二三十萬的政府撥款,但這些錢對於産品研發需要投入的大量資金來説只是“毛毛雨”,“雖能解決一時之需,卻遠不能滿足企業對技術的長期需求”。

  “一些中小企業有技術、有項目,但缺錢。”郭飛認為,技術型中小企業貸款難嚴重制約企業的創新步伐。

  為此,膠州市于2013年8月,引導設立1500萬科技信貸風險準備金池,提供1.5億元科技貸款授信,為科技型中小企業實現科技成果轉化“輸血”。截至目前,已累計為19家企業擔保發放貸款超過8900萬元,約佔整個青島市科技信貸額的一半。另外,通過組織科技金融對接活動,促成科技型企業小額貸款及貸款週轉金5億元,設備租賃及股權融資1億多元。

  伴隨著科技改革浪花飛濺,膠州創新基因更加活躍。企業創新有了資金支援,還需要完善的技術市場交易體系進行交易轉化。膠州市通過開展企業技術需求調查和院所科研項目徵集活動,將徵集的技術需求、科研成果等及時發佈,鼓勵和引導科研成果自由交易。

  今年以來,西安交大的多項基礎研究成果以7000余萬元的價格成交;青島工學院的新技術也被當地企業出資400多萬元買斷……越來越多來自技術市場上的成交資訊衝擊著人們的眼球。

  記者從膠州市科技局了解到,該市技術合同成交額從2013年起步,到目前已增長到2.8億元。通過完善成果登記、成果發佈、技術交易、成果轉化等流程,技術市場交易日益頻繁,企業科技創新動力十足。

  “科技成果通過技術市場轉移轉化,産生了大量高新技術産品,促進傳統産業升級和新興産業發展。”郝國新説,要判斷和選擇好新時期經濟發展的新動力,讓創新驅動成為膠州經濟發展的新常態。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