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39人利用20家機構未公開資訊非法交易被移送公安機關

  • 發佈時間:2014-12-26 17:47: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網12月26日電 證監會官方微網志發佈消息稱,其新聞發言人通報了證監會近期針對利用未公開資訊交易的執挂工作情況。目前,己將涉嫌利用華夏基金等20家金融機構的未公開資訊從事非法交易活動的39名涉案人員依挂移送公安機關。在近期己查辦的案件中,涉案交易金額累計10億元以上的有7件,非法蕕利金額在1OOO萬元以上的有13件。

  發言人表示,金融機構從業人員利用未公開資訊交易行為,嚴重擾亂金融管理秩序,損害公眾投資者利益,破壞資本市場誠信基礎,是《證券法》、《基金法》和《刑法》明確禁止、規制的違挂犯罪行為,是證監會及相關執法部門歷年來嚴厲打擊、關注的重點。

  證監會自2013年下半年開發啟用大數據分析系統以來,己立案調查利用未公開資訊變易案件41起。目前,己將涉嫌利用華夏基金公司、海富通基金公司、平安資産管理有限公司、中國人壽瓷産管理有限公司等20家金融機構的未公開資訊,從事非法交易活動的羅澤萍、劉振華、蔣徵、陳紹勝、牟永寧、程崠、黃春麗、張敦勇、張治民、陳全偉、鄧瑞祥、張顥等39名涉案人員依挂移送公安機關。其中,錢鈞、蘇竟己受到刑事處罰。

  發言人介紹,今年以來,利用未公開資訊交易案件出現一些新變化、新特徵:一是部分涉案金額、非法獲利特別巨大。在近期己查辦的案件中,涉案交易金額累計10億元以上的有7件,非法蕕利金額在1OOO萬元以上的有13件:二是涉案人員己涉及基金公司、證券公司,保險公司、銀行等多類金融機構的從業人員;三是出現多環節調配資金、頻繁變換交易方式等隱蔽性較強,以及內外串通共同實施違法犯罪行為的案件。

  從近年來查處利用未公開資訊交易案件的執法實踐來看,證監會構建的以市場監控系統、舉報分析系統、輿情監測系統的線索篩查為基礎,以自律監管機構、日常監管部門和其他執法單位的線索移交為補充的“六位一體”的線索渠道體系,與公安機關針對打擊利用未公開資訊交易行為探索建立的行政與刑事“同步研究、聯合調查”新模式,已經取得初步成效。發言人表示,為切實履行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維護市場誠信的監管職責,證監會將始終堅持嚴格公正文明執法的原則和要求,不斷提升監管執法的專業化、科技化水準,加大對利用未公開資訊交易行為的打擊力度。

  發言人鄭重提醒,金融機構的相關從業人員要常懷對法律的敬畏之心,恪守誠信職業操守,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