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新華時評:高速公路腐敗成本由誰買單?

  • 發佈時間:2014-12-26 10:42:09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12月26日電(記者甘泉、閆起磊)2013年全國高速公路平均造價已高達每公里9082萬元。然而,“高成本”並沒有保證“高品質”。河南內鄧高速近日被曝建成兩年不能通行,道路上出現一米多深的裂縫,成了半拉子豆腐渣工程。無獨有偶,今年10月,媒體報道投資110億元的山西岢臨高速,還未通車就已出現橋梁隧道裂縫,路面沉降塌陷。

  一道道高速公路上的裂痕,讓公眾的信任再度開裂:人們不禁要問,天價築路成本的背後,有多少是腐敗成本?

  高速公路“破爛相”令人氣憤,而一些交通部門的腐敗更是觸目驚心。隨著24日貴州省原交通廳廳長程孟仁因受賄罪被判處無期徒刑,近20年來,全國已有30多位副廳級以上的交通廳官員落馬。而廣東等地一些已查處的高速公路腐敗窩案中,平均每公里就有一名官員因貪腐倒下。從工程投資招標、施工,到高速公路邊坡維護、隧道照明等“邊角料”,高速公路上的腐敗無孔不入。

  腐敗成了高速公路難以承受之重,也是推高修路成本、造成豆腐渣工程的重要原因。在修路階段,審計部門2013年曾對安毛高速等5條高速公路進行審計發現,不足500公里的高速公路出現多計工程款、使用假發票等問題資金90億元。在運營階段,高速公路收費的有些資金被挪用於建樓堂館所、投資股票等。此外,交通領域企業單位超編嚴重卻享受著高額福利,也被網民詬病“養路費成了養人費”。目前,全國高速公路總里程突破10萬公里,僅公佈的每年高速收費超過3600億元,這些數據背後究竟還有多少問題資金,人們不得而知。

  需要看到,高速公路背後的腐敗成本實際上要全社會為之買單。一邊是公眾對高速收費喊“貴”,一邊卻是交通部門對高速運營喊“虧”,將馬上收費到期的高速公路“換個馬甲”後繼續收費。即使是不開車的人,這些附加在物流成本上的錢,也會體現在一斤米、一桶油的價格上,轉嫁到普通群眾身上。

  高速公路這一重要公共基礎設施絕不能成為某些部門的“搖錢樹”“印鈔機”,更不能把因管理運營乏善或貪腐造成的虧空,以收費方式轉嫁到老百姓的頭上。針對近日全國收費公路已經連續虧損三年的消息,審計署已表示,明年將對部分高速公路進行審計。人們期待,更嚴格的審計能擠出高速公路的成本泡沫,減輕物流成本負擔。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