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聯重科探索中國製造“新型國際化道路”

  • 發佈時間:2014-12-25 16:37: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網長沙12月25日電 (記者 劉雙雙)告別過去十年的行業黃金髮展期,面對全球市場的變化,進入減速換擋階段的中國工程機械龍頭企業中聯重科2014年整合資源配置,借力國際資本市場,闊步“走出去”,實現了研發、生産、渠道的全球佈局和運作,以自身實踐為工程機械乃至中國製造,探索出了一條“新型國際化道路”。

  海外拓展捷報頻傳

  自2011年3月份以來,受制于國內整體經濟市場發展放緩,産能過剩等因素,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告別了過去的十年黃金髮展期,進入L型底部的盤整期。

  中國工程機械協會挖掘機分會秘書長李宏寶舉例説,“目前中國挖掘機行業的産能已經超過40萬台/年,而全球每年挖掘機的需求量尚不足40萬台,雖然許多工程機械生産廠家有計劃地停産、減産,但仍有大量産品積壓在倉庫。”

  對此趨勢,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年初早有研判:行業正處在轉型升級的下行調整期,將面臨市場需求疲軟、産能過剩、利潤下降等問題。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中國工程機械企業紛紛將目光投向海外,不斷擴大出口份額。海關總署的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上半年,中國工程機械出口金額96.42億美元,同比增長0.87%。

  作為工程機械的龍頭企業,中聯重科的海外拓展也捷報頻傳。在今年3月展開的2014拉斯維加斯工程機械展上,憑藉著高品質的“本地化”産品,中聯重科現場簽下了一筆價值2000萬美元的起重機設備大單。與此同時,上半年,中聯重科在美洲區、中東區(包括沙特)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超過100%。

   世界緯度整合資源

  在詹純新看來,中國企業要真正的走向世界,絕不僅僅只是把産品從中國賣到海外、把人派到海外、把工廠建到海外,而應該是去融入全球産業生態,去做一個由不同民族、不同國家、不同人文地域共同支撐起的世界級企業。

  “國際化如同一場賽跑,歐美跨國公司比中國企業起跑的時間要早、速度要快,管理理念、技術資源、本土化能力等遠強于中國企業。”詹純新認為,中國企業不能僅僅按部就班地等待自然生長和進化,必須要走“新型國際化道路”。

  “新型國際化道路”是詹純新結合中聯重科過往實踐,在2013年“中歐高層論壇”上提出的全新理念。

  簡而言之,就是借力國際資本市場,以世界為緯度整合全球資源,使中國企業的制度、管理、技術、文化與與國際領先者快速對接,最終實現“花開全球,跳級發展”。

  在這一國際化理念的指導下,2014年,中聯重科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大資本平臺,堅持“兩條腿”走路。

  一方面通過對德國M-TEC公司、荷蘭Raxtar施工升降機技術公司以及奇瑞重工的並購,在全球範圍內進一步整合資源;另一方面,中聯重科加速海外研發平臺、裝配基地、合資工廠、市場渠道的建設,先後成立印尼子公司和財務公司;建成並投入使用海外公司巴西服務中心。

  資料顯示,中聯重科已在巴西、印度等地建立了海外生産基地,在近80個國家建立了銷售和服務平臺,在40多個國家建有分公司,形成了完善的跨國運營體系。

  全球佈局厚積薄發

  堅持走“新型國際化道路”的中聯重科也贏得了國際權威機構的認可。

  在今年的夏季達沃斯論壇上,美國諮詢業巨頭波士頓諮詢公司發佈了一份2014年“全球挑戰者”百強榜單,中聯重科位列第28名,成為工程機械行業唯一入選企業。波士頓諮詢公司是全球性管理諮詢公司和世界領先的商業戰略諮詢機構。

  中聯重科分管海外業務的高級總裁張建國也表示,“經過不斷的摸索、沉澱與磨合,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實施推動下,中聯重科海外市場拓展即將迎來快速發展期,未來3-5年之內收入佔比要提升到30-40%,公司已做好未來幾年與行業國際巨頭在其家鄉市場一爭高下的準備。”

  記者發現,中聯重科通過外延式的並購,收購CIFA、M-TEC、RAXTAR、買斷塔機高端專家德國JOST平頭塔系列産品全套技術,快速儲備了一批世界頂端的技術以及成熟的研發人員。同時,通過在歐美建立研發基地以及國內外研發人員的相互融合,使得公司迅速在技術研發上達到國際一流水準,並融合製造出一批具有行業領先的創新産品。

  2014年以來,中國企業不斷加快“走出去”步伐,通過在海外兼併、入股或全資購買等方式,進行全球性的戰略佈局。以此為起點,世界正迎來以中國為主導的第六次並購浪潮。而中聯重科探路先行的“新型國際化道路”無疑具有前瞻性和借鑒性。(完)

中聯重科(000157) 詳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