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毛新平25年煉好鋼(關注一線工程師)

  • 發佈時間:2014-12-25 00:00: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  顧兆農  程遠州  責任編輯:羅伯特

  

  毛新平(右)在與同事討論工作。

  潘東曉攝(人民視覺)

  “馬上就將第三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了”,雖然還在公示中,但他對此充滿信心。他就是武漢鋼鐵集團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毛新平,一位致力於以最低成本生産最高性能鋼材的地道的“國産專家”。

  10月16日,憑藉在薄板坯連鑄連軋技術領域的突破,49歲的毛新平又一次站在了讓業內人士艷羨的領獎臺上,這一次,是首屆中國“傑出工程師獎”。

  “我們要用盡可能低的成本,生産出高性能的鋼材。”在短短兩個小時的採訪中,這句話,毛新平説了5次。這是我國鋼鐵行業轉型的迫切需要,也是這位工程師25年來不懈追求的夢想。

  翻開毛新平的簡歷,你會發現,這位已經2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7次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並且獲得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光華工程科技青年獎等多項大獎的全國勞動模範,是地地道道的“中國製造”——從武漢鋼鐵學院的碩士到北京科技大學的博士,從研究院到鋼鐵企業,無論是求學經歷還是科研工作,都是在國內完成的,並且隨著鋼鐵工業快速的發展,鍛鍊成為業內知名專家,入選首批國家“萬人計劃”百千萬工程領軍人才。

  1989年,24歲的毛新平被分配到冶金工業部武漢鋼鐵設計研究總院(現中冶南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工作,從此一頭扎進薄板坯連鑄連軋技術領域,埋頭鑽研,一幹就是25年。

  薄板坯連鑄連軋是指鋼鐵生産中,將連鑄與熱軋兩道工藝銜接一起,使用薄規格鋼坯生産熱軋板帶的技術。與傳統工藝相比,這項源於上世紀80年代的技術,具有成本減少、能耗降低等特點。

  “當時冶金工業部決定做一個薄板坯連鑄連軋示範工程,最後選定珠江鋼鐵有限公司,這個項目由武漢鋼鐵設計研究總院設計總包,我有幸進入這個項目組,算是我國接觸這個新工藝新技術的第一批人。”説起當年初識薄板坯連鑄連軋技術的過程,毛新平連稱幸運。

  他確實幸運。30歲時就成了這個國家重點工程的總設計師,34歲時,珠鋼項目一期完成,他成為中冶南方副總工程師。2002年,毛新平應聘成功,成為珠鋼總工程師、副總經理、薄板坯連鑄連軋技術研究所所長。基於薄板坯連鑄連軋工藝,毛新平團隊用鈦微合金化技術生産700兆帕強度鋼,合金化成本僅為傳統技術的1/3;熱軋薄鋼板、高品質特殊鋼等工藝技術難關也先後被攻克。

  高強度、薄規格熱軋板帶製造技術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帶來的經濟效益在集裝箱業表現突出。大規模生産後將使國內特種集裝箱用鋼迅速實現國産化。

  已經有相當成就的毛新平,如果單純追求個人的利益和享受,無論在業內或進入相關行業,都有很多機會掙更多的錢,當更大的“官”,但是,他選擇了堅守。“你不太在乎自己的待遇了吧?”記者問。“在乎!”毛新平回答的乾脆,“但是目前我做的這項技術還有發展的空間,行業和社會都需要,不做覺得可惜了,人不能只跟著自己的待遇走吧。”

  《 人民日報 》( 2014年12月25日06 版)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