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毛新平:鋼鐵生産新工藝探索永無止境

  • 發佈時間:2014-12-18 01:30:52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科星燦爛

  上世紀80年代末,世界上第一條薄板坯連鑄連軋工業化生産線在美國誕生。它將傳統鋼鐵製造流程獨立分散的工序有機整合,以高效、節能、環保的優勢受到全球廣泛關注。也就在這一年,毛新平從武漢鋼鐵學院(現武漢科技大學)畢業,開始投身到鋼鐵業的這一變革之中。

  傳統煉鋼工藝中,鑄鋼後形成的900攝氏度鋼坯需降至室溫,運輸至軋鋼機組後再加熱到1200攝氏度才能軋製,中間巨大能量損耗可想而知。連鑄連軋,薄板坯鑄完即可直接軋製,既能避免能量損失又能充分發揮流程特點,開發與之相適應的低成本高性能鋼。

  12月10日,在武鋼集團研究院大樓的13樓會議室裏,武鋼(集團)公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毛新平費盡心思想用最通俗的語言向記者介紹薄板坯連鑄連軋技術。

  “薄板坯連鑄連軋鋼理念雖然是西方國家率先提出和研究的,但這項技術到底適用什麼工藝,能夠生産哪些産品,當時國內外都沒搞清楚。”毛新平説。上世紀90年代,廣州珠江鋼鐵公司從德國引進我國首條薄板坯連鑄連軋生産線,開啟我國在該領域的“邊研發、邊生産”的探索之旅。

  毛新平作為總設計師,組織設計了我國第一條薄板坯連鑄連軋國家重點工程——廣州珠江鋼鐵有限責任公司薄板坯連鑄連軋工程。24年來,毛新平帶領技術團隊孜孜不倦地攻克難關和探索創新,使我國在鋼鐵薄板坯連鑄連軋中多項技術後來居上。

  我國鈦資源儲量約為全球的46%,是鈦資源最豐富的國家,因此我國發展鈦微合金化高性能鋼,既具有顯著的經濟價值,又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毛新平領著技術人員突破傳統的複合微金化技術,提出單一鈦微合金化技術,開發出組織超細化控制、性能穩定控制和析出物控制等核心技術,形成了系統的薄板坯連鑄連軋流程鈦微合金化技術。

  此領域的技術突破,帶動了我國集裝箱生産的發展。

  我國是集裝箱生産大國,産量佔全球總量九成以上。特種集裝箱所用板材要求品質輕、強度高,生産企業需要長期從國外大量進口冷軋薄鋼板。毛新平牽頭研發的超高強1.1毫米熱軋鋼板,性能與進口鋼材相同,每噸成本卻低1500元,大規模生産後使國內集裝箱用鋼迅速實現國産化。並助力企業開發出“新一代輕量化”集裝箱,使集裝箱的重量減輕15.2%,推動了全球物流運輸裝備升級換代。

  隨著高端裝備工業的發展,我國對高品質特殊鋼需求量與日俱增。為此,毛新平他們提出了基於薄板坯連鑄連軋流程生産高品質特殊鋼的技術路線,開發出六個系列三十五個牌號的高品質特殊鋼熱軋寬頻鋼,其中SKS51為國內首次開發,改變了高品質特殊鋼大量依賴進口的局面,提高了相關産業的競爭力。

  20多年來,毛新平堅持在薄板坯連鑄連軋技術前沿耕耘,獲得3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7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國家優秀工程設計銀質獎、1項中國專利優秀獎;授權發明專利23件,發表論文160余篇,其中SCI和EI收錄60余篇次。不久前毛新平還獲得首屆中國“傑出工程師獎”。

  而毛新平為之奮鬥的這個産業也早已今非昔比。據統計,我國已擁有薄板坯連鑄連軋産線13條,産能3500萬噸,成為世界上擁有産線最多、産能最大的國家。

  面對這些成績,毛新平認為:“作為一個佔全球總産量一半的鋼鐵大國,中國離鋼鐵強國還有很大距離,探索鋼鐵生産低成本高性能的工藝永無止境,需要不斷創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