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農業現代化將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 發佈時間:2014-12-25 01:00:06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林剛華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常態下,大力發展農業現代化將為中國經濟穩定增長提供新動力。而農業産業化則是農業現代化的基礎和支撐。

  這些年中國農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糧食生産實現了舉世無雙的“十一連增”,農民增收實現“十一連快”,今年農民收入增幅將連續第5年超過國內生産總值和城鎮居民收入增幅,城鄉居民收入比有望縮小到3:1以內。但是,華麗高産的數據背後埋藏著隱憂。

  糧食連續豐收的同時進口量也在暴增, 2013年我國糧棉油糖四大産品凈進口量相當於8億多畝耕地播種面積的産出量,已快趕上中國耕地總量的一半,與之相對應的是農産品內外價格倒挂越來越嚴重,今年9月份國內大米、玉米、大豆、棉花價格分別比主要港口到岸稅後價每噸高34.2%、58.1%、35.9%、16.9%。其次各種可持續發展的資源要素已經繃得很緊,農業生産年缺水300億立方米,全國耕地土壤污染物點位超標率達19.4%,化肥利用率、農藥利用率、畜禽糞污有效處理率分別僅為33%、35%和42%,中低産田還佔耕地總面積的2/3……

  農業靠天吃飯的局面沒有根本改變,土地産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産率低下,集約化、可持續發展進度緩慢,種種壓力日積月累,使現代農業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剛剛結束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將大力發展農業産業化作為推進農業現代化的五項工作的第一條。會議提出,在穩定糧食生産基礎上,積極推進農業結構調整;要把産業鏈、價值鏈等現代産業組織方式引入農業,促進一二三産業融合互動。會議同時表示,做大做強農業産業,可以形成很多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現代農業“接二連三”、延伸現代農業的産業鏈條,就是要讓三産融合成為拉動我國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而市場需求、市場競爭、産業轉型升級、産業鏈延伸和相關産業滲透、科技進步、農業政策等多種合力的共同作用,是形成農業新業態的動力機制。

  會議提出,在穩定糧食生産基礎上,積極推進農業結構調整,依靠科技支撐,由“生産導向”向“消費導向”轉變,由單純在耕地上想辦法到面向整個國土資源做文章,構建優勢區域佈局和專業生産格局,加快推進農牧結合。

  由“生産導向”向“消費導向”轉變,強調了農業産業化的理念方向。這意味著要瞄準市場需求,尊重消費者選擇,通過標準化生産、企業化經營、市場化運作,讓農産品供應更加適應市場需求,以生態、健康、安全的食品,通過加工、流通到消費者餐桌。

  由單純在耕地上想辦法到面向整個國土資源做文章,既提升了農業産業化的宏觀視野,也強調了耕地之外的農業佈局。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指出,要挖掘農民這個最大群體的消費潛力,可以更好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落後,有巨大新增投資需求,可以更好發揮投資的關鍵作用。如此算來,經濟的三駕馬車佔了其二,何愁在農村找不到中國經濟新增長點。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