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A股逆襲 上演牛熊轉折大戲

  • 發佈時間:2014-12-24 15:31:46  來源:南寧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據新華社電 當A股從“熊”冠全球逆襲為“牛”冠全球,當中國股市的市值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市場,當中信證券僅次於高盛、摩根士丹利、瑞銀成為全球第四大投行,還有IPO的重啟、滬港通的開閘……即將揮別的2014年,對於中國資本市場而言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承載著諸多嘗試與探索的中國資本市場,有望迎來“黃金時代”的新篇章。

  時隔14個月IPO重啟

  從新年伊始至1月6日,約30家企業獲批IPO重啟後新股發行資格,創出2000年以來A股市場單周新股發行獲批數量的最高紀錄。1月17日,紐威股份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意味著自2012年11月IPO暫停後時隔14個月,A股市場再度迎來IPO。

  20條“軍規”推強制退市

  7月,中國證監會發佈《關於改革完善並嚴格實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見(徵求意見稿)》,這標誌著新一輪退市制度改革正式啟動。11月17日,退市制度正式實施,與上一輪退市改革側重於增加市場化財務指標不同,本輪改革除了對退市指標更加明確之外,著重豐富了主動退市和強制退市的制度安排。作為資本市場的“凈化器”,投資者希望退市制度能夠促進市場發揮優勝劣汰的功能,對上市公司造假起到威懾作用。

  創業板五週年醞釀變革

  10月30日,隨著3家公司登陸創業板,創業板公司總數達到400家。在創業板開板五週年之際,其總市值也達到歷史新高2.28萬億元,較5年前增長了近15倍。經過5年的發展,創業板已經成為中國支援創新創業的重要資本平臺,但仍難擺脫“種不出‘蘋果’、留不住‘阿裏’”的尷尬局面。面對如此窘境,在創業板成立五週年之際,深交所表示正在醞釀製度變革。

  新“國九條”明確未來6年方向

  5月9日,國務院發佈《關於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被業界稱為新“國九條”。如果説2004年國務院出臺的“國九條”拉開了股權分置改革的大幕,那麼新“國九條”提出的註冊制改革無疑是未來6年規劃的一個起點,為資本市場的發展再度明確了方向。值得期待的是,在未來5至6年內,從場內到場外、從公募到私募、從股權到債權、從現貨市場到衍生市場,多層次資本市場將是一個全方位的戰略性佈局。

  滬港通開啟資本市場互通時代

  全球投資者期待已久的滬港通終於在11月17日鳴鑼開閘,作為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一次革命性變革,無疑將被載入史冊。其在倒逼A股制度改革的同時,也將成為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的重要“催化劑”,加快推進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不過,剛剛“滿月”的滬港通表現出慢熱態勢,滬股通3000億元總額度僅使用669.6億元,港股通2500億元總額度僅使用88億元,仍需借助時間的推移和相關體系的完善為其“加溫”。

  優先股“破冰”破解供需失衡

  11月28日,“農行優1”以中國境內資本市場首支優先股的身份高調亮相,開啟了優先股的大門。自今年4月以來,已有15家上市公司相繼公佈優先股發行預案,擬籌資總額近3800億元。探索優先股制度,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融資壓力,緩解市場對於擴容的恐懼,從而為破解供需失衡困局提供路徑選擇。而隨著優先股試點的不斷推進,機構投資者有望借助這一通道進入股市,從而改變後者的“散戶化”特徵。

  “杠桿上的牛市”創諸多紀錄

  7月至今,A股的漲幅已達50%,時隔44個月滬指重新站上3000點。11月底以後,A股單日成交紀錄被不斷改寫,直至創下逾1.2萬億元的“世界紀錄”。不同以往任何一輪牛市,撬起本輪行情的巨量資金主要來自於散戶的融資融券和銀行貸款,因此堪稱“杠桿上的牛市”。在此輪行情狂飆突進之下,中國股市的市值達到了4.48萬億美元,超過日本的4.478萬億美元,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場;中國的證券公司——中信證券也以536億美元的總市值榮登亞洲第一、全球第四大投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