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4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有線網路公司抱團打天下 電視院線聯盟橫空出世

  • 發佈時間:2014-12-24 08:52:34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市場競爭倒逼電視平臺整合轉型

  歌華有線在京發起成立中國電視院線聯盟,這一舉動正是廣電行業振蕩中迎來巨變的一個縮影。不同於此前己磨合多年的三網融合,今年中央提出的媒體融合,徹底激活了廣電行業的整合與轉型。而在新型媒體蓬勃發展,傳統有線網路用戶日減的大背景下,大整合與大融合勢在必行。

  上市公司的公告內容上了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歌華有線昨晚公告,公司與近30家省市級有線網路公司簽署《電視院線項目合作協議》,並於昨日在京發起成立中國電視院線聯盟;當晚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聯播報道了這一消息。

  歌華有線的公告透露出了全國各地有線網路公司的一個大想法:結盟!

  大整合 電視院線聯盟橫空出世

  據公告,歌華有線目前已與包括天威視訊吉視傳媒等上市公司在內的25家省市級有線網路公司簽署了為期三年的《電視院線項目合作協議》。並聯合上述公司及後續擬簽約公司共計30余家各地“諸侯”于昨日在京“會盟”,發起成立中國電視院線聯盟。

  目前,聯盟覆蓋超過2000萬高清雙向用戶,擁有近兩億有線電視用戶。其旨在以全國有線電視網路為媒,推廣“電視院線”的商業模式,縮短影片從傳統影院到電視平臺的“窗口期”,為有線網路公司高清交互數字電視平臺和網際網路電視平臺的發展注入新動力。

  具體而言,如歌華有線提出的“5元錢在家看電影”,用戶在家即可觀賞院線最新影片,且可在72小時內反覆觀看。費用可從有線電視繳費賬戶中以傳統方式扣除,同時也可以支付寶、微信等新渠道支付。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局長張宏森認為,中國有線電視用戶的電影消費潛力巨大,此類服務模式突破了觀影時間、空間限制,節省了時間成本、交通成本和經濟成本,值得大力推廣。

  值得注意的是,聯盟並非鬆散的利益共同體,還將有實體平臺。據歌華有線披露,聯盟成員後續將出資成立“中國電視院線”運營公司,力求搭建全國電視院線平臺,打造全球最大的電視觀影平臺,開闢第二大電影發行市場。此舉,一改此前三網(廣電網、電信網、網際網路)中,唯獨廣電網的各路諸侯割據一方、一盤散沙的格局,大有鐵索連舟,問鼎天下之勢。

  對此,湖南廣播電視臺臺長呂煥斌認為:“傳統媒體在轉型中必須突破固有體制,敢於否定固有觀念,在傳統行業盈利模式很成熟的情況下,必須放棄眼前利益作更長遠的規劃。”他指出,改革轉型是一條“不歸路”,只能進無法退。

  在湖南有線參與本次結盟的同時。今年4月,湖南衛視圍繞核心內容開發新媒體業務,將金鷹網及芒果TV改版整合,推出全新“芒果TV”網路視頻平臺,擁有完整智慧財産權的自製節目將在此獨播,以此打造自己的全媒體一雲多屏的網際網路視頻平臺。

  另一典型案例當數華數傳媒,從傳統的有線網起家,其以“新媒體,新網路”為核心推動融合與轉型。華數傳媒副總裁喬小燕在接受上證報記者專訪時表示,華數擁有全國最大的數字化節目內容媒體資源庫,是全國最大的互動電視內容提供商和3G手機電視內容提供商。今年4月馬雲等控制的雲溪投資擬出資65億元參與華數定向增發,並簽署了全面戰略合作協議。網際網路電視方面,如阿裏的天貓魔盒交由華數運營,這對於華數用戶規模的擴張、內容競爭力的加強也有很大的推動。阿裏的雲平臺也依託華數的幹線傳輸網路、網際網路數據中心等,目前浙江省內所有基於阿裏雲的智慧城市項目都由華數承建。

  喬小燕透露,華數將做大整個播控服務,加大內容産業投入。媒體融合是一門新的學科,既要研究用戶的需求,更要分析用戶的媒體消費行為,利用全新的傳播技術實現個性化的服務和傳播。“廣電網應該打造VIP服務,給用戶的播出品質應更有保障。誰擁有最多的用戶,誰就是主流媒體。”喬小燕強調。

  大融合 廣電網際網路化成戰略重點

  據統計,截至今年7月,國內網路視頻用戶超過4.39億,網路視聽服務成為網民線上消費時間最長,覆蓋細分群體最廣的基礎性網路服務。對此,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局長蔡赴朝16日在第二屆中國網路視聽大會上亦表示,國內網路視聽業目前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局面。

  在此趨勢下,傳統廣電企業也在加快網際網路轉型。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共有29家省級以上廣電機構獲准開辦網路廣播電視臺,6家機構開辦手機電視整合播控服務,7家機構建設、管理和運營網際網路電視整合播控平臺,14家機構獲批提供網際網路電視內容服務等。全國省級以上廣電機構都開辦了微信、微網志、客戶端等業務,一雲多屏、多屏互動等業務創新不斷出現。

  而多位接受記者採訪的業內人士不約而同地表達了一個觀點:廣電網際網路化,是廣電係的唯一齣路。

  廣電系統一直以來專注于內容製作,製作團隊經驗豐富且擁有多種資質類型的牌照。業內人士認為,如能較好地利用現有牌照資源,並加大在節目版權方面的投入,將會是廣電係公司最有競爭力的優勢。視頻業大佬如樂視、優酷馬鈴薯等,雖然也在努力製作自有節目,但是公司需要關注的方面較廣,稍有差池,巨大的節目費用投入很可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且由於人力物力有限,頻繁的大型製作或質優而高頻的製作都難以實現,大部分情況下仍需向廣電購買版權。

  優勢盡顯的同時,危機已然四伏。一位深諳廣電業務模式的機構人士則認為,由於廣電固有的傳統體制,所能承擔的風險、想要創新的念頭、對人才的激勵制度等都會受到較多的束縛。網際網路是虛擬競技,以用戶為核心的角度決定了體制的靈活性,其競爭是血腥的,獲得用戶只有一個途徑:做出最好的産品。然而網際網路又是一個奇葩的行業,大規模的投資得到結果卻是巨虧,傳統媒體目前很難承受這樣的商業模式。另外,具有充裕資金、利好政策和極大關注度的一線城市衛視的轉型會相對容易,其他地區的衛視所面臨的困難比較大。

  此外,電視臺所出售的都是直播廣告,視頻則不同,穿插廣告較隨意,還可根據大數據分析向同一節目的受眾推送不同類型的廣告,效果更佳。對於作為觀看方的受眾和投放方的廣告主來説,差異已經存在卻不是非常明顯。“用戶的生活和消費習慣還沒有改變,直播廣告和點播廣告的差別沒有被拉大,不過最終市場會逼著它們轉型。”一位在廣電業內有多年從業經驗的老總對記者説到。(聶品)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