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農産品供求“緊平衡”將成新常態

  • 發佈時間:2014-12-24 00:00: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  徐  雋  毛  磊  責任編輯:羅伯特

  12月23日,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受國務院委託,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了推進新農村建設工作情況。

  韓長賦介紹,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2005年10月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重大歷史任務。近10年來,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出臺了一系列強農惠農富農政策,推動新農村建設取得重大進展,但是農業基礎薄弱、農村發展滯後、城鄉差距較大的局面仍未根本改變。下一步應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和農村社會事業,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村民主管理、精神文明建設,強化農業農村環境治理與生態保護,深化農村改革。

  糧食“十一連增”,農民收入增長“十連快”

  報告顯示,我國農業綜合生産能力穩步提升,糧食生産實現歷史性的“十一連增”,2014年全國糧食總産達到12142億斤,連續4年超過11000億斤。2013年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準達到59.5%,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5.2%,標誌著我國農業生産方式已由千百年來以人力畜力為主轉入以機械作業為主,農業發展已從過去主要依靠增加資源要素投入轉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的新階段。

  農民收入持續增長,生活水準明顯提高是新農村建設推進以來的顯著成效。2013年,全國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達到8896元,農民收入增長實現了改革開放以來的首次“十連快”,增速連續四年超過城鎮居民,城鄉居民收入比由2009年的3.33:1縮小到2013年的3.03:1。全國貧困人口由2011年底的1.22億人減少到2013年底的8249萬人,平均每年減少近2000萬人。

  韓長賦介紹,“十一五”以來,中央累計投入7000多億元,著力改善農民生産生活條件。農村供水品質明顯改善,4.7億農民的飲水安全問題得到解決,全國農村集中供水人口受益比例達到78%。

  此外,我國農村社會事業穩步發展,公共服務水準不斷提高。以低保、五保為核心的農村社會救助制度為5900多萬困難群眾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九年義務教育全面普及,全部免除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免費提供教科書,並對貧困家庭學生補助寄宿生生活費。

  農戶間收入差距擴大,平均數掩蓋大多數

  在報告中,韓長賦認為,儘管新農村建設取得明顯成效,農業農村面貌出現可喜變化,但農業還是新型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的短腿,農村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

  “我國糧食等主要農産品連年增産,但各種資源要素已經繃得很緊,在高起點上繼續保持農業發展的好勢頭面臨諸多挑戰。”韓長賦説,農産品供求“緊平衡”將成為新常態。

  報告顯示,我國農業基礎設施薄弱、歷史欠賬多,靠天吃飯的局面沒有根本改變,中低産田還佔耕地總面積的2/3。全國耕地土壤污染物點位超標率達19.4%,水土流失面積295萬平方公里,90%的天然草原出現不同程度退化。

  農業生産成本上升與比較效益下降矛盾更加凸顯。“辛辛苦苦種一畝田,不如外出打兩天工”,反映出土地、勞動力等生産要素價格持續攀升,特別是人工成本快速上漲,農業利潤空間受到擠壓。

  2013年城鄉居民收入絕對差距達到18059元,比2005年增加10821元;西部地區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與東部地區絕對差距達到5218元,比2005年增加2603元;農戶之間收入差距也在擴大,平均數掩蓋大多數的情況值得關注。

  受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大量轉移的影響,農民老齡化、農村“空心化”問題突出,村莊整治難度大。部分地區村莊建設脫離農村實際,簡單照搬城鎮模式,搞大拆大建、趕農民上樓、去農村化,破壞了農村自然景觀、田園風光和文化特色。

  此外,一些地方村委會換屆選舉中拉票賄選、村幹部貪污腐敗、侵害農民合法權益等問題時有發生,村集體資金、資産、資源管理不規範、不透明,封建迷信等活動不同程度地存在,實現鄉風文明和管理民主任務依然比較艱巨。

  5年左右完成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

  針對新農村建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韓長賦介紹了下一步工作打算。

  “著力保護和科學利用耕地、水等農業資源。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節約集約用地和水資源管理制度,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守住耕地保護和水資源管理紅線。”韓長賦説,到2020年要建成集中連片、旱澇保收的高標準農田8億畝。力爭到2020年,糧棉油糖等大田作物基本實現機械化。

  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十分緊迫。韓長賦提出,以西部建制村通瀝青(水泥)路為重點,加快農村道路建設,力爭到“十二五”末,實現所有具備條件的鄉鎮、東中部地區建制村、西部地區80%的建制村通瀝青(水泥)路。採用電網延伸、獨立光伏等方式,到2015年底全面解決無電人口用電問題;加快農村危房改造,到2020年完成貧困地區存量危房改造任務。

  針對群眾關心的農村改革問題,韓長賦介紹,國家將堅持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積極穩妥地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抓緊抓實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在穩步擴大試點的基礎上,用5年左右時間基本完成。

  全國人大常委會計劃修訂土地承包法,韓長賦表示,國務院將配合修法,賦予農民土地經營權抵押、擔保權能,允許農民以經營權入股發展農業産業化經營。深化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開展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試點,啟動農村集體資産股份權能改革試點。加快構建現代農業新型經營體系,大力扶持家庭農場、專業大戶、農民合作社、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探索政府向經營性服務組織購買農業公益性服務機制,引導土地有序流轉,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

  《 人民日報 》( 2014年12月24日 06 版)

農産品(000061) 詳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