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航太發射場上的“兵專家”

  • 發佈時間:2014-12-24 01:31:11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楊宏鵬 張震 路俊

  ■時代先鋒

  點火!起飛!

  12月7日11時26分,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搭載中巴資源衛星壯美升空。這是長征系列火箭的第200次飛行!

  剎時間,聲如霹靂、震撼雲端,箭衝霄漢、絢麗無比,中國聲音再次響徹寰宇……

  在歡呼的人群中,一名士兵笑得格外燦爛。

  他叫張楓,是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測試站四級軍士長,被譽為“航太發射場的品質衛士”。

  入伍16年來,他參加航太發射百餘次,多次排除航太發射重大隱患,攻克多項技術難題。2013年榮立個人一等功,被評為全軍“愛軍精武標兵”,2014年榮獲“全軍優秀士官人才一等獎”,被評為總裝“興裝強軍尖兵”。

  7000個火工品安裝無瑕疵、100余次故障排除零失誤

  “數據一口清、狀態一摸準、操作一步到位、蒙上眼睛能準確安裝設備器件”被譽為張楓的“四大絕活”。

  為了練就這些絕活,張楓吃了不少苦。一個設備連接器動輒就是十幾斤、甚至幾十斤重,張楓扛著一練就是幾個小時,肩膀上經常被設備蹭破皮。可不等傷口癒合,他就又迫不及待地開練。在練習蒙眼安裝設備時,張楓的手十幾次被設備擠傷,被鉗子、錘子敲傷更是不計其數。

  2011年,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場,“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箭指蒼穹,“遙感衛星十三號”即將發射。

  發射進入兩小時準備,配氣臺上二級貯箱壓力錶突然顯示為0,張楓第一時間衝到七層發射平臺的七管連接器。

  憑藉多年經驗,張楓立刻判斷連接器已從箭上脫落。如果七管連接器無法在1小時準備前對接上箭,貯箱增壓無法進行,發射程式將被迫中止。

  加注完成後,劇毒燃料已經充滿貯箱。一旦重新對接七管連接器,高濃度燃料蒸汽必將迅速噴出,操作動作稍慢或出現差錯,都可能引發燃料爆炸。

  張楓迅速戴好防毒面具和手套,舉起十幾斤重的連接器,對準箭上插座迅速對接。劇毒燃料蒸汽立刻從兩個測壓口噴出,張楓瞬間被毒霧吞噬。在完全看不到的情況下,他一手摸準操作部位,一手拿好力矩扳手,迅速卡住鎖緊螺母。

  一圈、兩圈、三圈……

  伴隨著螺母的鎖緊,黃色毒霧逐漸消散,七管連接器成功實現對接,故障排除,指揮大廳爆發出經久不息的掌聲。

  2009年,軍校畢業的岳東東成為張楓的徒弟。平日裏張楓和藹可親,可在一次訓練中,岳東東領教了師傅的脾氣。

  某型任務火工品安裝訓練。張楓進行清艙檢查時,發現在箭體內有一段不足1釐米的保險絲頭。

  “箭體內為什麼會有保險絲頭,知不知道箭體內不能有任何多餘物?”張楓拿著保險絲頭,質問岳東東。

  “晚飯後,加練30組打保險!”

  吃完晚飯,張楓陪著岳東東一組組練習打保險,指導他怎樣打得更好。午夜,岳東東打完了30組保險。

  在他的帶領下,3名幹部走上系統指揮崗位、10余名同志成為技術骨幹、所在單位連續3年被評為訓練標兵單位。

  自學課程20余門,精通7個具體專業

  多專多能是張楓給戰友們最為深刻的印象。

  10年前的國慶節前夜,當大家正在會餐時,在發射陣地改造施工現場,空曠的工地、昏暗的燈光,一位身材瘦弱、臉色白凈的技術士官還在獨自查閱材料、核對圖紙,對施工品質一點點核對、一米米丈量,這就是負責工程品質監理的中士張楓。

  拿定主意後張楓開始了學習鑽研。他搬到工地和施工工人一起吃住,找來與工程有關的專業書籍和全部圖紙資料,抓緊一切時間研讀。

  由於白天要去工地監督施工,學習只能在工作之餘進行。張楓堅持每天早晨5點準時起床,背誦相關知識參數。晚上趁著工地昏暗的燈光看書,常常直至淩晨。他製作了幾百張記憶卡片,幾乎放棄了所有的休息時間,常常對照書本和圖紙徹夜研究……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張張圖紙被他跑得輕車熟路,一份份資料被他記得如數家珍,一個個參數被他背得滾瓜爛熟。

  在一年多的工期中,他糾正13個問題,提出20多條建議,成了工地上有名的技術專家。工程負責人連連豎起大拇指説:“這個士兵不一般。”

  2013年,某發射任務即將實施,機電組技安崗位需要臨時增加人手,可離進場時間只有2個月。

  那時張楓已經成為動力系統遠近聞名的專家,突然換到全新崗位,從零開始,困難可想而知,可他毅然接受了挑戰。

  張楓抓住2個月的時間,借來大量資料學習,將地面設備佈置圖抄記在保密本上,將各陣地線路佈置、電壓參數、接地指標牢牢記下。張楓向指揮及機電組的戰友請教,從操作手到專業組長他幾乎問了個遍;從設備工作原理到技安指標參數,1個月內他記下3大本筆記,成了技安專業有名的“數據一口清、理論問不倒”。

  年底單位表彰先進個人,剛到技安組兩個月的張楓,得到全組認可,被推薦為試驗任務先進個人。在技安組幹了十幾年的老兵説:“這樣的先進,我們服氣。”

  入伍16年來,他自學各類課程20余門,拿下鉗工、車工、焊工、電工四個工藝高級證書,精通7個具體專業,成為3個專業的帶頭人,成為名副其實的“兵專家”。

  完成論文13篇,修改操作規程100余條

  在航太發射這個高新技術密集的領域,在技術室這個擁有學士、碩士、博士的高學歷團隊中,只有高中文憑的張楓硬是完成論文13篇,修改操作規程100余條!

  2008年,某型號任務即將發射,加注電纜終端設備頻頻出現數據漂移的問題,只能等廠家人員進行處理。可是廠家遠在千里之外,足足等了3天,直到臨射前一天,才將問題排除。

  這怎麼能行?!

  張楓開始了電纜終端設備的研究學習。他從廠家要來學習資料和相關説明書,對照設備圖紙一點點研究。每逢廠家技術人員來發射中心,他都抓住點滴學習、討論,常常在技術人員的房間內一待就是幾個小時。技術人員離開後,張楓就通過電話請教,那時月工資僅有3000多元的張楓,電話費就要花掉幾百元。

  廠家技術人員小郭與他成了莫逆之交,主動將自己5年來設備維護的經驗筆記借給張楓學習。

  2009年,某新型號即將首飛,加注電纜終端設備再次出現數據漂移的問題。張楓主動請纓,順藤摸瓜逐個節點檢查,在300多次導通、絕緣測試後,終於發現一組50芯的電纜端頭存在設計缺陷。他圍繞問題進行重新改造,一個上午就讓設備恢復了正常。

  張楓成為了電纜終端設備有名的專家,並帶出了多名徒弟。

  2006年4月,在某型任務中,戰友在安裝三級發動機二次啟動火工品電纜時,用魚嘴鉗對電纜插頭進行緊固,由於用力過大,造成插頭外殼崩裂。

  一次普通的操作失誤,卻引起了張楓的思索……

  “系統梳理所有相近操作,完善細化技術文件和操作規程。”當張楓提出自己的想法時,班裏的戰友大吃一驚。

  為了晚上加班不影響同班戰友休息,張楓申請到機房值班。他對所屬的7個專業40余萬字的技術文書進行“地毯式”分析,將24個任務型號的千余項品質體系操作規程,對表實戰重新梳理。

  3個月後,瘦了一圈的張楓,拿著一摞兩萬多字的報告找到了室主任。這份涉及7個專業、20余項操作規程細化和品質標準量化的報告被官兵稱為“動力寶典”,成為重要的品質文件。

  就是靠著這份聚焦戰場需求、敢於挑戰、勇於攀登的精神,張楓用一名士兵的衝鋒,墊起新的打贏高度!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