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龍”號首潛海底熱液區
- 發佈時間:2014-12-24 01:30:51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科技日報北京12月23日電 (記者陳瑜)“蛟龍”號載人潛水器23日在西南印度洋下潛,這是我國載人潛水器首次到海底熱液區下潛作業。
海底熱液區由海底火山活動頻繁的地帶噴出的高溫液體形成,含有豐富的化學物質,其中的熱液硫化物是目前日益受到國際關注的一種海底礦藏。海底熱液區是“蛟龍”號從未去過的特殊海底地形,生物環境和地形比之前考察的多金屬結核區和富鈷結殼區複雜得多,不確定因素更多一些,面臨的挑戰也更艱巨。
據介紹,這次下潛深度預計在2700米至3000米,計划水下作業時間6小時。主要任務是復核潛水器各系統功能,熟悉作業環境,開展近底觀察,拍攝高清照片和高清錄影。如能搜尋到合適作業對象,研究人員將測溫並採集熱液噴口流體,採集地層水樣品並測量環境參數。若條件允許,研究人員還將採集生物樣品、岩石和硫化物等。
“蛟龍”號22日在印度洋首次下潛時,發現潛水器入水後出現電路故障。在潛水器回收後,工程技術人員排除了故障。
“向陽紅09”船于11月25日從江蘇江陰出發,執行2014年至2015年“蛟龍”號試驗性應用航次(中國大洋35航次)第二和第三航段科考任務,12月15日抵達模里西斯路易港補給,其間隨船科學家在印度洋進行了一些常規調查。18日,搭載著“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的“向陽紅09”母船駛離模里西斯路易港,前往我國西南印度洋多金屬硫化物礦區開展科考作業。
今年6月至8月,“蛟龍”號在中國西北太平洋富鈷結殼礦區圓滿完成了2014年至2015年“蛟龍”號試驗性應用航次第一航段科考任務,第二和第三航段都將在中國西南印度洋多金屬硫化物礦區作業,計劃“蛟龍”號下潛20次,預計明年3月中旬返回青島。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