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6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蛟龍”去印度洋“嘗”熱液

  • 發佈時間:2014-11-25 01:00:28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科技日報江蘇江陰11月24日電 (記者高博)25日上午,載人深潛器“蛟龍”號要離開江陰碼頭,去印度洋勘探海底礦區了。此次任務有13名科學家隨船出發,為“蛟龍”號歷次任務之最。

  今年6—8月,“蛟龍”已在西北太平洋完成了一次調查。在印度洋的第二、三航段25日啟程,2015年3月返回國內,目標是中國承包的多金屬硫化物資源勘探區;蛟龍計劃下潛20次左右。

  中國科考船“大洋一號”也將在同一區域、同一時間展開勘探。“大洋一號”已于11月16日離開三亞,奔赴印度洋。

  首席科學家陶春輝説,在印度洋海底礦區,“大洋一號”將做大尺度的工作,“蛟龍”做小尺度的工作。

  “資源評價方面,我們‘蛟龍’號可以精細調查硫化物的分佈、成礦過程,以及噴出流體的溫度、成分。”陶春輝説,“環境評價方面,‘蛟龍’號可以詳細研究噴口周圍熱液系統,研究其生物分佈與環境關係。”

  陶春輝説:“那裏共有4個熱液區,其中一個熱液區還在活動,正噴出熱液,有很多噴口和熱液生物,大家對它更感興趣。其他三個熱液區基本不活動。兩個是硫化物熱液區,一個是碳酸岩熱液區。‘蛟龍’號可以進行微觀調查以及剖面調查,是其他手段辦不到的。”

  隨船科學家,上海交大教授肖湘説,生物學家將利用“蛟龍”號研究西南印度洋熱液區的生物多樣性和基因流。

  “那裏是大西洋流和太平洋流的交流地帶,是一個人字形節點。它是一個屏障還是通道?值得探討。”肖湘説,“熱液區引起科學家的興趣的主要原因,是它有助於研究生命起源和生命邊界。熱液區裏分離出來的生物,很多只能在高壓鍋裏生長。我以前搭載外國的深潛器,去過太平洋的熱液區,而西南印度洋一直是個夢想。除了我們,很快會有其他國家的科學家去那裏研究,我們面臨激烈競爭。”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