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韓長賦:全國新農村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 發佈時間:2014-12-23 21:3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許躍芝 李萬祥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23日訊 (許躍芝 李萬祥) 受國務院委託,農業部部長韓長賦23日向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做了國務院關於推進新農村建設工作情況的報告。

  韓長賦説,2005年10月,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大歷史任務。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按照“生産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總體要求,堅持統籌城鄉發展,出臺了一系列強農惠農富農政策措施,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現代農業加快發展,糧食生産實現“十一連增”。堅持把發展現代農業作為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切實加大對農業的支援保護力度,取消了農業稅,實施了“四補貼”(種糧農民直接補貼、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農資綜合補貼)政策,著力夯實農業基礎,現代農業建設步伐明顯加快。2014年全國糧食總産達到12142億斤,連續4年超過11000億斤,標誌著我國糧食綜合生産能力穩定躍上新臺階。

  ——農民收入持續增長,生活水準明顯提高。堅持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農村工作的中心任務,努力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促進增産增收、優質增收、務工增收、補貼增收。2013年,全國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達到8896元,農民收入增長實現了改革開放以來的首次“十連快”,增速連續四年超過城鎮居民。今年前三季度農民每人平均現金收入8527元,同比實際增長9.7%,增幅比城鎮居民高2.8個百分點。

  ——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農村面貌逐步改善。堅持把農村飲水、道路、電力、住房、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作為重點,“十一五”以來,中央累計投入7000多億元,著力改善農民生産生活條件。全國農村公路總里程達378萬公里,鄉鎮基本實現通公路和瀝青(水泥)路,99.7%的建制村通公路,89%的建制村通瀝青(水泥)路。4.7億農民的飲水安全問題得到解決,全國農村集中供水人口受益比例達到78%。27個省份實現了城鄉用電同網同價,2011—2013年共解決了255萬無電人口用電問題。

  ——農村社會事業穩步發展,公共服務水準不斷提高。高度重視農村社會事業發展,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覆蓋廣大農村地區的醫療、低保、養老三項制度初步建立,教育、文化、體育事業加快發展。2011—2013年,中央財政共安排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資金6288億元。九年義務教育全面普及,全部免除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免費提供教科書。

  ——農村民主管理紮實開展,精神文明建設穩步推進。堅持穩定黨在農村的基本政策,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推進農村民主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設,努力促進農村和諧發展。修訂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實行直接選舉的村委會達98%以上。實行重大村務活動集體決策,98%的村制定或修訂了村規民約和村民自治章程,村民互助、紅白喜事及民事調解理事會等村民自治組織不斷涌現。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