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不動産統一登記意味著什麼

  • 發佈時間:2014-12-23 05:21:00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不動産登記暫行條例》實施的主要目的是建立所有種類不動産的登記制度。有專家表示,《條例》本意不在房地産,客觀出發點也不是單純從反腐、抑制房價考慮。不動産統一登記是徵收房地産稅的前提和基礎,《條例》的推出或將加快房地産稅、遺産稅等稅種推出步伐——

  《不動産登記暫行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的“靴子”12月22日落地,自2015年3月1日起施行也標誌著不動産統一登記制度的正式建立。如何貫徹落實《條例》、加快落實不動産統一登記的各項任務,引發廣泛關注。

  不動産登記為了誰

  “建立不動産統一登記制度,有利於更好地保護不動産權利人的合法財産權,保障不動産交易安全,維護正常的市場交易秩序。”國土資源部政策法規司副司長魏莉華道出了建立不動産統一登記制度的重要意義。

  據魏莉華介紹,由於各部門登記方法、技術規程不一致,原有的分散登記方式很容易導致各種不動産權利的重疊、漏登;分散在不同部門管理和登記,又容易導致農林用地、農牧用地及林牧用地之間權屬界線不清、權利歸屬不明,引發矛盾和糾紛。

  “實施統一登記可以更好地厘清當事人之間的不動産權利界限,減少權屬糾紛,提高登記的準確性和權威性。統一登記實施後,建立不動産登記資訊依法公開查詢系統,又可以有效保障不動産交易安全。”魏莉華進一步解釋説。

  當然,建立不動産統一登記制度,對於企業和群眾來説,也會帶來不少便利。魏莉華舉了個例子,比如,分散登記時,在農村,當事人要分別到4個不同的部門辦理不同的證件;在城市,當事人最少也要辦2個證:到建設部門辦理《房屋所有權證》,到國土資源部門辦理《國有土地使用證》。證書繁多,不僅增加了企業和群眾的不便,還增加了成本。“統一登記之後,在統一不動産登記依據的基礎上,實現登記機構、登記簿冊證和登記資訊管理平臺的統一,逐步實現一個窗口對外,減少辦證環節,讓當事人少跑路,大大減輕了負擔。”魏莉華説。

  在實施不動産統一登記制度後,原有登記證書是否會作廢?對此,魏莉華表示,《條例》將充分保護和穩定物權。“不動産統一登記是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目的是提高行政效率,而不是對産權關係進行調整。”《條例》中明確指出,不動産權利人已經依法享有的不動産權利,不因登記機構和登記程式的改變而受到影響;《條例》實施前依法頒發的各類不動産權屬證書和製作的不動産登記簿繼續有效。

  登記資訊如何共用

  《條例》要求,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建立統一的不動産登記資訊管理基礎平臺,各級不動産登記機構登記的資訊應當納入該平臺,確保國家、省(區市)、市、縣四級登記資訊實時共用。這也是《條例》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條例》要求,不動産登記有關資訊與住房城鄉建設、農業、林業、海洋等部門審批資訊、交易資訊等應當實時互通共用。不動産登記機構能夠通過實時互通共用取得的資訊,不得要求不動産登記申請人重復提交。

  “這一制度設計,既方便群眾依法查詢不動産登記資料,也便於機構高效開展登記審核工作,最大限度保證登記內容的真實性和市場交易安全。”國土資源部不動産登記局局長王廣華告訴《經濟日報》記者。

  據王廣華介紹,國家層面將組織建設全國統一的國土資源與不動産登記資訊平臺。各地負責推進本地區不動産登記的數據整合、接入資訊平臺的相關準備工作。“我們加快了資訊平臺建設步伐。2015年下半年開始,陸續完成不動産登記作業系統軟體與資訊平臺的對接,提供不動産登記資訊查詢服務。2015年7月,計劃上線試運作資訊平臺;2016年完善平臺並擴大試運作範圍;2017年全面運作。”王廣華説,“目前,已經形成了平臺建設的頂層設計,即將組織平臺的開發建設。”

  王廣華表示,在資訊平臺投入運作前,各地要全面清理、整理不動産登記歷史資料,整合本地區土地、房屋、林地、草原、海域存量登記數據,建立關聯關係,健全完善不動産登記資訊數據庫。資訊平臺投入運作後,各地應根據當地資訊化工作基礎,及早對各類不動産登記作業系統軟體進行融合、對接,形成統一發證的業務作業系統軟體;支援與本級國土、住建、農業、林業、海洋等部門的業務協同,提供本級登記資訊查詢服務;並按照資訊平臺統一技術要求,預留介面,做好準備,一旦成熟,及時接入資訊平臺,並將本地區日常不動産登記資訊實時納入資訊平臺。“我們將建立清單銷號等激勵機制促進地方加快推進資訊化工作。”王廣華説。

  此外,之前外界將“以人查房”作為不動産登記的主要看點,認為可以用姓名查詢的方式獲得他人的房産資訊。但是,《條例》全文並沒有提到有關“以人查房”的內容。

  對樓市影響幾何

  受《條例》出臺消息影響,12月22日A股早盤地産板塊高位跳水。截至當日收盤,房地産板塊的143隻個股中,115家同比下跌,其中,69隻個股跌幅超過5%,而金宇車城國興地産鐵嶺新城等9隻股票跌幅更是超過10%。對此,部分專家認為《條例》出臺短期對房價確有不利心理影響,長期來看,因《條例》並不會左右供需關係,因此,對房價走勢無實質影響。

  “不動産登記制度出臺,對房價的影響沒有想像中那麼大。”住建部住房政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顧雲昌説,“不動産登記制度並不直接影響房價,只是會對以它為基礎的房産稅、遺産稅産生影響。完成登記還需幾年時間,房産稅、遺産稅的徵收辦法也尚未形成。因此,現在談不動産登記對房價影響為時過早。”

  近段時間以來,全國各地都出現放鬆樓市調控政策預期的聲音,有專家認為,《條例》在這個時間點出臺,有很明顯的信號作用,對市場走勢影響較大或將加速房産稅的落地出臺。“《條例》出臺是房地産調控從之前交易環節調控轉變到存量環節調控的重要標誌性事件。對百姓來説,《條例》意味著公民擁有房屋情況將實現‘全透明’。借助《條例》,政府的稅基未來將逐漸從交易環節過渡到持有環節,財産稅的二次分配將更加明顯,相信房産稅將很快全面落地。”中原地産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説。

  亞豪機構市場部總監郭毅表示,《條例》出臺對樓市中長期影響較大。“短期來看,《條例》的公佈將給二手房市場帶來一定衝擊,特別是多部門資訊聯網,打破了以往房産資訊查詢的瓶頸,有可能出現新一輪投資客集中拋售房産的現象,高端二手房供量有望增加,對於平抑二手房市場價格起到積極作用。預計2015年,北京新房市場將出現頂級豪宅集中上市的現象。”在他看來,隨著《條例》的實施,未來高端市場的主力購房客群將以高知高管為主,高端市場産品設計與行銷方式也將隨之升級。

  從市場表現看,二手房市場出現了大戶型拋售的情況。北京中原監測資訊顯示,《條例》出臺之前,一、二線城市大戶型二手房上市量已然增加。他們預測,對於部分高端住宅來説,《條例》正式出臺依然是重大利空,預計大戶型二手房供應將繼續增加。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