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而興 危中尋機
- 發佈時間:2014-12-23 05:20:45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日前,《經濟日報》記者跟隨國家海洋局組織的“海疆萬里行”活動,走進青島西海岸、舟山群島、珠海橫琴三個國家級新區,探尋發展海洋經濟、引領經濟轉型升級的軌跡。
高達90米的四根樁腿像擎天柱,60米長、40米寬的巨大船身像一座海上移動城堡,可以起降直升機……《經濟日報》記者走近這個由青島海西重機有限責任公司自行研製的我國第一個四樁腿自升式多功能海洋生活平臺,不禁為海洋工程裝備的雄偉魅力所傾倒。“它能容納150人在上面生活、工作,設施達到三星級賓館標準。”海西重機副總經理朱聲凱自豪地説,“除發電機之外,所有的設備都是我們自己製造的,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産權,國産化率達到了90%。”
以傳統的造船業為例,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造船業開始下滑。2012年,隨著以前的訂單消化殆盡,造船業墜入了行業“冰點”。如何在危機中求生存?
“現在的海上石油鑽井平臺是生産、生活都在一起,事故中很容易造成重大人員傷亡。我們從中看到了潛在的市場需求,萌發研製多功能海洋生活平臺的想法。”朱聲凱説,為了研製新型平臺,海西重機投入了大部分自有資金,可謂破釜沉舟。
功夫不負有心人,平臺處在試製階段時,前來看貨的客戶就已經絡繹不絕。“我們又接到了10台訂單。”朱聲凱慶倖他們走對了路。在造船業低迷的大環境下,海西重機危中尋“機”,在海工裝備市場上開闢出一片新天地,憑藉的是對市場的敏銳嗅覺和自主創新的開拓精神,通過及時轉型升級,迎來企業發展的又一個春天。
同樣希望通過轉型升級擺脫行業困境的不止是海西重機。今年青島西海岸新區正式成立,成為一大批傳統企業轉型升級的主戰場。董家口迴圈經濟區工委副書記、管委副主任封洪海告訴記者,青島鋼鐵、青島雙星等一批青島市區的老企業即將搬遷到這裡。
這種搬遷絕不是“換湯不換藥”的異地重建,而是伴隨著“騰籠換鳥”式的産業升級。緊鄰董家口港的40萬噸級礦石碼頭,青島鋼鐵現代化精品鋼鐵生産基地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負責人介紹,這裡將主要生産汽車子午線輪胎用鋼等産品,目標瞄準汽車、高端裝備製造等産業,向特鋼轉型將帶給青島鋼鐵走向新生的動力。
善於從危中尋“機”的,還有浙江舟山群島新區的船舶交易市場。面臨航運業的“寒冬”,浙江船舶交易市場通過完善配套船舶服務體系,將服務領域從單一的船舶交易拓展到整個航運産業鏈,涵蓋船舶設計、船舶評估、船舶勘驗、船舶工程、船舶進出口代理以及勞務代理等各領域,去年盈利約400萬元。
在近海漁業資源日漸減少的形勢下,傳統漁業也在向“深藍”邁進,大力發展國際遠洋漁業成為必然選擇。青島魯海豐集團副總經理薛波告訴記者,目前魯海豐集團在已有14艘1200馬力以上大型遠洋捕撈船隻的基礎上,以印度尼西亞項目為起步,制定了“南下南洋(東盟),西進印度洋”的遠洋漁業發展戰略,規劃建設集捕撈、制冰、修船、漁港碼頭、冷藏基地、水産品加工基地等設施于一體的國際化遠洋漁業基地。
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業、海洋藥物和生物製品業、海水利用業、海洋可再生能源業等海洋新興産業蓬勃興起。“向海而興”,發展海洋經濟正成為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突破口。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