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親們致富的帶頭人
- 發佈時間:2014-12-23 03:31:18 來源:農民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左旭東
在獨龍江兩岸的山坡上,一叢叢草果樹鬱鬱蔥蔥,走近一看,根部結滿了紅彤彤的果實,就像一粒粒碩大漂亮的紅寶石。在高德榮眼裏,這就是幫助獨龍人民脫貧致富的寶貝。
“獨龍族人民要靠自己的雙手發展致富産業”
多年來,獨龍江鄉一直是雲南乃至全國最貧困的地區之一,這裡是全國最後一個通公路、最後一個通電、最後一個通電話、最後一個通網際網路的地方。5年前,這裡農民每人平均年收入不到700元,被稱為扶貧工作的“上甘嶺”。
2006年,已是怒江州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的高德榮回到獨龍江後心急如焚,他覺得,“總吃國家低保是不行的,獨龍族人民要靠自己的雙手發展致富産業,實現小康夢。”
獨龍江鄉氣候濕潤、雨量充沛,十分適宜林下作物生長。經過考查、試種和遴選,高德榮看準了適合林下種植,具有較高經濟價值的香料——草果。他説,自己要先學會、先弄懂、先找到市場了,再推廣給鄉親們,這樣大家就能少走彎路,儘快致富。
為了能更加科學地育種,2007年,高德榮省吃儉用,用不多的積蓄建起獨龍江斯達草果種植苗圃培訓站,這裡不僅試種草果,更重要的是對全鄉的老百姓進行種植、苗圃管理、殺蟲等方面技術的培訓,並將品質優等的品種進行分苗,免費分發給老百姓,在他的帶動和幫助下,獨龍族群眾種植經濟作物的熱情高漲,草果産量連年翻倍。
孔當村委會黨總支書記魯江利記得,2008年,老縣長為獨龍江爭取到草果種植項目,但是當時群眾的觀念比較保守,沒人願意種,高德榮乾脆帶頭在孔當村和巴坡村的交界處開展種植。他找村民幫忙種草果,順便教他們技術,還開工錢給他們。後來,高德榮將自家坡地免費提供給村民種草果,反過來還付給村民20%的管理費。
“金果銀果,不如獨龍江的草果”
到2013年,馬庫村村民種植草果已是第三個年頭了,田裏的草果已經陸續挂果,進入豐收的季節,漫山遍野的草果是前一年産量的3倍,村民們上上下下忙得歇不住腳。
草果在豐收,産業也在發展。隨著獨龍江鄉整鄉推進獨龍族整族幫扶工作不斷深入,當地基礎設施條件不斷改善,大量外地客商紛紛涌入。2012年貢山縣供銷社還在獨龍江鄉成立了草果加工廠,就地收購,就地加工。
為讓草果種植戶實現利益最大化,獨龍江成立了草果農民專業合作社,實現了“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合作社通過與貢山榮華農資土産有限責任公司合作,投資180多萬元興建了獨龍江鄉草果烘乾廠,形成了草果種植産業鏈,打造出“獨龍江優質草果”品牌。
肯永麗是孔當村村民,以前一家人都住在簡陋的茅草房裏,靠種植一點兒玉米和打漁為生。3年前在高德榮的帶領下開始種植草果,今年她家的15畝草果喜獲豐收,家裏人手一下子緊缺起來,把親戚都請來幫忙才採得完。
今年獨龍江全鄉草果種植面積達4萬多畝,預計收穫草果285噸。因為實現了就地銷售,當地草果種植戶省去了外發的運輸成本。老縣長初步算了一下,光是草果一項,今年收益最高戶收入7萬塊錢,農民每人平均最低增收500元。“金果銀果,不如獨龍江的草果。”高德榮説,獨龍族從來沒有自己的産業,現在自己有了産業,老百姓也就有了增加收入的幹勁。
“我希望鄉親們用勤勞雙手建起‘綠色銀行’,以後用錢都到山上取”
在獨龍族人民走上致富路的背後,高德榮付出了許多辛勤的汗水,他經常對鄉親們説:“獨龍族人民老是在政府的扶持下過日子不是辦法,我希望鄉親們用勤勞雙手建起‘綠色銀行’,以後用錢都到山上取。”
以推廣草果種植的成功經驗為良好開端,高德榮帶領群眾摸索多年,找出了適合獨龍江發展的草果、重樓、蔬菜等種植項目和獨龍蜂、獨龍牛養殖等致富産業。“這是我的又一個心願,也是獨龍族群眾的心願。”高德榮和記者算了一筆賬,現在獨龍江重樓産業已與雲南白藥集團達成合作意向,正在加快發展步伐,如果獨龍江重樓種植發展到四五千畝,草果種植發展到5萬多畝,加上養蜂、養豬、養牛、養羊收入,以及旅遊業帶動,獨龍族群眾的持續增收就不成問題了。
在老縣長的帶領下,獨龍江鄉已發展種植草果4萬多畝、花椒8700多畝、核桃5000多畝、重樓1400多畝。完成製作傳統蜂箱1萬箱,招養獨龍蜂3000多箱,投放獨龍牛520多頭,建設完成了獨龍雞保護和擴繁基地1個,扶持獨龍雞、生豬養殖戶80戶,這些産業已經成為獨龍族群眾脫貧致富的重要渠道。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