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科研的『制度革命』
- 發佈時間:2014-12-23 03:31:17 來源:農民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唐園結寧啟文曹茸馮克吳佩
這是一個引領中國農業科技創新方向的重大戰略!
這是一次改革中國農業科研體制機制的全新探索!
科研專家夢寐求解的頑疾在這裡得到解決:學科項目告別“小散亂”,科研生産不再“兩張皮”,研究攻關不為經費愁,考核評價不唯論文評英雄。
這就是中國農業科技領域的“一號工程”——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
作為繼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工程之後的第三個國家級科技創新工程,中國農科院科技創新工程實施兩年來,改革新風激蕩人心,科研人員奮發思進,“頂天立地”成果破繭而出:加速實現了自2000年以來國家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三大獎項全覆蓋;申報的專利成果以及發表的高品質論文數量更是直線上升。
初冬時節,記者來到中國農科院採訪,進院所、訪專家、看變化,感受她在“制度革命”中發揮的“改革排頭兵”和“創新國家隊”的牽引力量,見證她為全國農業科技創新和體制機制改革探出的一條全新道路。
時代要求和自身積弊倒逼科技創新工程出臺——
在現代農業發展的關鍵時期,中國農業科技面臨國際國內雙重挑戰,原有科技體制機制束縛較多,改革創新迫在眉睫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在中國,“改革”與“創新”兩個詞總是緊緊聯繫在一起,特別是對於農業科技而言,如果説創新是科技發展的原動力,改革就是必不可少的助推器。
中國科學院院士、農業部副部長、中國農科院院長李家洋認為,當今世界,經濟、社會迅猛發展、風雲變幻,世情、國情、農情都發生著迅速而深刻的變化,我國農業科技發展必須加快創新步伐迎接新的挑戰。
從國際看,日益激烈的農業競爭驅動科技創新。隨著國際農業競爭加劇,生物技術、資訊技術等高新技術迅猛發展,世界農業科技正在孕育新的革命性突破。歐美等農業強國和大的跨國公司在農業生物技術領域已佔據優勢地位,正逐步加大進入我國市場的力度和速度。與之相比,我國科技對農業貢獻率和科技成果轉化率與發達國家還存在著明顯差距,如果不儘快搶佔科技制高點,在未來的農業發展中必將受制於人。
從國內看,農業發展新常態呼喚科技支撐。儘管我國糧食生産實現連年增産,農民實現連年增收,農業農村經濟發展邁上了新的臺階,但在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的新形勢下,耕地、水等資源的剛性約束進一步加劇,生態環境保護的壓力越來越大,以資源大量消耗為代價的傳統農業生産方式已經難以為繼,農業生産面臨新常態,出現了新瓶頸,傳統農業亟待向現代農業轉型。尤其是在確保糧食穩定持續增産和重要農産品有效供給的前提下,農業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依靠科技支撐。
縱觀國際國內形勢,面對種種矛盾問題,發展實踐一再表明,拼投資、拼資源、拼環境的辦法和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路子是不可持續的,迫切需要轉方式、調結構,使創新真正成為發展的主動力。對於在現代化之路上的追趕者來説,驅動的轉換升級是關鍵。要從傳統的要素驅動、資源驅動轉變為創新驅動、改革驅動,通過結構調整釋放內生動力。
為此,黨的十八大將創新驅動作為國家戰略擺在了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將科技創新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這是國家應對日趨激烈的國際科技競爭的必然選擇,也是解決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諸多瓶頸問題的戰略需求。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和要求之下,改革科研體制機制也成為中國農科院必須要跨過去的一道坎。長期以來,學科項目分佈不均,科研人員忙於跑項目、寫總結,經費支援不穩定等農業科研“通病”在中國農科院也有集中體現。據統計,作物、畜牧、獸醫和資源與環境4個學科集群的科研經費就佔到全院的70%左右;基礎、應用基礎和技術開發三類研究項目比例嚴重失調。科研經費平均資助週期為2~3年,很難適應農業科研週期長的特點。而為了多途徑申請項目,科研人員不惜花費大量時間用於項目申報、評審等,平均用於科學研究的時間僅佔全部工作時間的51%。
改革創新,迫在眉睫,時不我待。作為農業科研的國家隊,中國農科院責無旁貸,必須一馬當先。2013年1月,在農業部和財政部的共同支援下,中國農科院正式啟動科技創新工程。根據規劃,創新工程為期13年,按照“3+5+5年”的梯次推進。其中,2013~2015年為試點探索期,2016~2020年為調整推進期,2021~2025年為全面發展期。
中國農科院黨組書記陳萌山將這一工程定義為“一個重要的驅動器”:“它撬動了改革,也撬動了農業科技的跨越式發展。中國農科院把創新工程作為體制再造、機制再造的載體,以此改變中國農科院的科研方式、管理方式和人才結構,進而為全國農業科研體制的改革提供一條思路。”
由此,一場全新的農業科技體製革命在中國農科院正式拉開了序幕。
導夫前路、敢為人先推進科技創新工程——
創新工程不是簡單的修修補補,而是長期系統的規劃重建,從科研環境到用人機制,從經費支援到評價考核,這場制度革命觸及農業科研方方面面
“農科院實施創新工程,是要加快原始創新、整合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促進農業科研大聯合、大協作,最終目標是建成世界一流的農業科研院所,服務産業重大科技需求、躍居世界農業科技高端。
因此,針對體制機制的改革,絕對不能是簡單的修修補補,不能是局部的、短期的,而應該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創新工程工作小組組長、中國農科院副院長唐華俊告訴記者,“簡單來説,創新工程就是要建立科學的科研機制、用人機制、分配機制和考核機制。作為一項重大系統工程,必須試點先行、紮實工作、穩步推進。”
——進行頂層設計,優化學科佈局。創新工程邁出的第一步,就是進行頂層設計,調整學科體系,優化學科佈局,理清研究方向。中國農科院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對直屬的32個科研院所50多年的工作進行了全面梳理。
“看似門類齊全,但仔細梳理下來便不難發現問題,一些研究所方向不明確,與國家重大需求有所偏離,同時學科群之間的分佈並不均衡,有的項目還存在重復研究。”中國農科院創新工程辦公室主任方放説。
農産品加工研究所所長戴小楓對此深有體會:“之前,你要問我們是搞什麼研究的,我都不好意思介紹,小雜糧、小蕎麥、小黑豆、小綠豆、小花豆,偶爾搞點主糧,也不是大宗的,只是副産品。研究方向不明確,我們研究所真是越幹越邊緣。你想,這是一個國家級研究所該幹的事兒嗎?”
經過一年多的全面梳理,中國農科院系統考慮産業需求、國際前沿和研究基礎,頂層設計全院“學科集群—學科領域—研究方向”三級學科體系,形成了8大學科集群、136個學科領域及315個重點研究方向,確立了需要培強的55個具有相對優勢的學科領域、培優的57個傳統特色學科領域、培植的24個新興學科領域,由此實現全院規劃的“一盤棋”。
——解散小課題組,整編創新團隊。學科體系梳理出來了,研究方向也明確了,關鍵就是要對科研團隊進行重新“整編”。根據新的研究方向,招募人才,組建一支支全新的創新團隊,徹底改變原有課題組的科研組織模式。
這項工作更需要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勇氣。“改革前,我們研究所已有5個研究室、24個課題組,要改變這種模式,把這24個課題組打破重組非常不容易。”蘭州獸醫所所長殷宏坦言,小課題組的組長有一些是高級研究員,他們有自己的項目和經費,權力很大,“改革勢必會傷害一些人的利益,這需要做工作,讓大家轉變觀念。”
改革需要雷厲風行。農産品加工所就地解散課題組,讓原有的課題專家全部“下崗”,重新選拔能人,新組建起8個創新團隊。據統計,在這場“整編”行動中,哈爾濱獸醫研究所在原先52個課題組的基礎上組建了13個科研團隊,資源區劃所由原先的45個課題組整合成12個團隊。截至2014年,進入創新工程試點的32個研究所原有1026個課題組優化整合成315個科研團隊。
——改革科研經費,給予穩定支援。創新團隊組建起來了,科研經費哪來?不同於以往的跑課題、爭經費,創新工程對遴選出來的創新團隊按其穩定科研所需經費的60%左右給予長期支援,剩餘的40%左右鼓勵科研團隊通過競爭性渠道獲取,形成穩定支援與適度競爭相結合的支援模式。
“農業科研與其他領域不同,週期長、風險高、産出慢,需要長期穩定的經費支援。有了穩定經費,各個創新團隊才可能按照國家産業需求和科技前沿開展長期的科技攻關,或者自由進行探索。”方放告訴記者,這些創新團隊按照各自研究方向,創新工程都將給予長期穩定的支援。另外通過這些費用,中國農科院也可以針對重大的産業問題,進行跨團隊的協同創新,實現農業科研的聯合攻關。
——建立評價制度,分類績效考核。過去的科研考核,多是以論文論英雄,方式簡單,廣受詬病。而分類考核,是根據不同的創新團隊、不同的科研人員的工作特點,探索出以績效為核心的考核模式。據方放介紹,在具體操作中,中國農科院對各個研究團隊進行分類,確定不同的指標體系,其中,以基礎性研究為主的團隊考核,以發表的高水準論文為主,以應用性研究為主的團隊考核則以轉化成果的數量為主。
同時,創新工程還實施分級考核,即農業部、財政部對中國農科院進行考核,中國農科院對研究所進行考核,研究所對科研團隊進行考核,而團隊首席專家再對團隊成員進行考核。層層考評、分類考核,以此確保考核的公平和公正。如今,中國農科院已先後分3批遴選出32個研究所、315個科研團隊進入績效考核的試點改革,一年一監測、三年一評估、五年一考核。
——完善用人機制,加強人才培養。選對人、用好人是調動廣大科技工作者積極性和創造性的關鍵。中國農科院按照“按需設崗、按崗聘人、崗位固定、人員流動”的原則,面向國內外公開招聘首席科學家、骨幹專家等優秀人才,並實行動態管理,實現人員“能進能出、能上能下”。
在這個過程中,總免不了一些“懶漢”被淘汰。一個直觀的數字是,創新崗位數一般不超過正式在職職工人員數的60%,換言之,至少有40%的現有人員進入不了創新工程。戴小楓至今記得,就在加工所宣佈創新工程啟動的那一天,所裏的科研人員都開啟了“合同”的時代。在所裏的動員會上,他明確提出:“不在所裏養一個閒人”。和加工所類似,許多研究所的科學家也幾乎是在一夜之間變成了“臨時工”。
有人“下崗”,也有人上崗,一批優秀青年英才脫穎而出。2013年,中國農科院首次向全球發佈用人資訊,招聘植物保護研究所所長職位,浙江大學教授周雪平成功應聘,成為創新工程用人制度的一個成功案例。而針對內部領軍人才的培養,中國農科院也別出心裁,要求每個創新團隊有一名40歲以下的青年首席專家,如果沒有符合要求的,歲數大的首席科學家在團隊裏就必須配備一名青年助理,作為“首席培養計劃”。據了解,在目前所有的創新工程團隊中,青年首席科學家的比例已經佔到了20%,形成濃厚的“傳幫帶”氛圍。
科研新環境孕育“頂天立地”成果——
項目告別“小散亂”、專家不為經費愁、科研攻關更安心,機制體制改革助推重大科研成果凝練整合,“創新國家隊”煥發出全新活力
儘管處於試點期,但經過兩年的努力,中國農科院已經基本完成制度建設,初步實現對科研機制、評價機制、用人機制和考核機制等方面的第一步改革,之前束縛科技創新的諸多體制機制被一一打破,尤其是以創新團隊為主體、以持續穩定支援為特徵的科研組織方式的建立,更是為農業科研吹來一股清新之風。
改革讓科研與産業結合更緊密了——“原來我們做科研,申請到什麼課題就做什麼。研究的東西跟國家需求和産業發展脫節,現在不同了,我們可以按照國家重大需求做儲備研究了。”殷宏對記者説。
蘭州獸醫研究所研究員蔡建平領銜的消化道感染與黏膜免疫研究團隊,發現生産中出現了豬禽梭菌性腸炎,他們立即組織科研攻關,只用很短的時間就順利解決了防治問題。提到創新工程,蔡建平一臉興奮:“原來,我們從立項到實施的程式很多、週期又長,科研比生産往往慢半拍,等開始做‘黃花菜都涼了’。現在,有了創新工程支援,重大産業需求的問題隨時都能研究。”
同樣,加工研究所的生存發展,原來一直是中國農科院裏的“頭疼事”。戴小楓説,實施創新工程後,所裏重新規劃,組建了糧油加工、肉品加工、加工有害生物防控等8個創新團隊,很多團隊直接跟企業對接,直接為産業服務。
“過去,儘管我們有32個研究所,但並沒有完全覆蓋國家前沿和重大的科研需求,一些項目小而碎。現在通過創新工程,我們調整了方向,充分體現國家隊的地位。”唐華俊告訴記者,現在,每個研究所都瞄準國家重大戰略和産業重大需求,都有自己的定位,這也讓農業科研能真正急生産之所急、需生産之所需。
改革也讓科研人員更安心了——
“過去,科研人員天天找飯吃,為爭取經費,幾乎一年有三分之一時間圍著項目指南轉,整天忙於‘編本子’、‘要項目’、‘跑經費’,一年過去了還發愁第二年,哪能踏踏實實做重大成果的科研?”加工所研究員張德權對記者説,“而創新工程提出穩定支援60%的經費比例,這讓我們科研人員不用再天天找飯吃。現在,我們可以根據未來10年的方向做研究,大家都能安心搞科研了。”
“有了長期穩定的經費支援,科研人員可以全心從事本領域的研究方向,既解決了農業科研長週期和科研項目短期資助的矛盾,也解決了研究方向不穩的問題。”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李奎表達了同樣的感受。
極為難得的是,改革還推動了科研的聯合攻關。據了解,根據研究方向組建科研團隊,不僅打破了之前過度競爭、方向不穩的小課題組的科研組織方式,也使科研項目徹底告別了“小散亂”局面。“過去一個研究室裏的專家是爭取項目的競爭對手,每個人的科研資料都相互保密。現在大家都處在一個創新團隊,變成了合作夥伴,每個人都把自己手裏的資源拿出來互相交換,共同研究。”作物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王述民告訴記者。就在今年11月,創新工程中第一個團隊大協作、大聯合的“東北黑土地保護工程”已經正式啟動。
改革更調動了科研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作物科學研究所向來是中國農科院的“王牌軍”,也是第一批進入試點的研究所。如今,所裏確立了“頂天”和“立地”兩種不同的考評辦法,做到“人盡其事”。王述民告訴記者,在種質資源方向,考核的是團隊收集和創新種質資源的品質和數量,提升其公益服務水準;分子生物技術方向,將以發表文章的影響因子、數量和被引用頻率,考核“頂天”的問題;對於遺傳育種以及栽培生理,則考驗其“立地”的程度,如品種推廣的面積、栽培技術是否與新品種配套等生産應用的效果。“這樣的分類考核,真正讓我們每個人都有幹勁,都有動力。”王述民説。
在採訪中,李奎用了四個“心”表達自己的感受:“科技創新工程公平量化的績效考核與薪酬激勵制度讓科研人員更加用心,持續穩定的經費支援讓科研人員更加安心,靈活、科學的經費管理機制令科研人員更加省心,現在投入科技創新工作更加全心。”
僅僅兩年時間,創新工程就為中國農科院帶來了全新的變化,讓科研工作者燃起了更高的科研熱情。與之相應的,中國農科院在農業各個領域的重大創新成果也開始逐漸涌現。
改革的撬動作用初步顯現——
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豬基因工程與種質創新團隊研究員馮書堂,已經從事小型豬近交係研究25年了。今年,他率領團隊育成的“國際首例小型豬近交係”在中國農科院院內獲得了科技成果獎的特等獎,這一成果將加速醫學基因工程的步伐,為人類的器官移植帶來新的福音。
“正是在創新工程的支援下,我們的研究成果才能最終凝練成型。”馮書堂對記者説,創新工程為某些研究點的激活、成果的最後試驗和鑒定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創新工程給了我們研究團隊財力、人力的保障,你説,如果沒有好的機制體制,哪會有好的成果誕生?”
體現最明顯的就是整合創新、協同創新。陳萌山説,以前中國農科院“頂天立地”的科技成果多數分散在各個領域,如今,創新工程把這些成果凝練和整合起來,實現了更好地轉化應用,有力地保障了國家的糧食生産安全、支撐了現代農業的發展。而六大作物增産增效模式研究,無疑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從2013年起,中國農科院先後啟動水稻、玉米、小麥、大豆、油菜、棉花等作物技術整合生産模式,聯合12個研究所,院內外總共1400多人參與。他們將各個作物的關鍵技術整合起來,整合應用,配以全程機械化。連續兩年的測産顯示,六大作物均實現了大幅度節本增産,有些作物增産甚至在100%以上,最多每畝增收達到了1000元。“六大模式的應用,是創新工程科研團隊第一次大協作、大聯盟。從增産和節本兩個方面,都展現了技術整合示範的巨大潛力。這也是體制機制創新取得的成效,它為我們未來農業科技進步提供了新的技術路線和技術模式。”陳萌山感慨道。
改革剛剛起步,創新未有窮期。農業科研是一個“板凳要坐十年冷”的長期過程,改革設計者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寬廣胸襟。中國農科院科技創新工程不僅瞄準眼前積弊,更著眼長遠發展,在這幅宏偉藍圖上,農業科研體制改革和現代院所建設的曙光依稀可見:以持續穩定支援讓專家安於長期科研,以調整評價“指揮棒”讓科研與生産結合更緊密,以“大聯合,大協作”促進重大成果、傑出英才輩出。
展望未來,李家洋滿懷信心:“我們要凝聚一批世界知名的農業科學家,成為國家農業科技新思想、新理論、新技術和重大科技命題的策源地,成為國家農業高層次科研人才的培養基地和創新創業基地,成為國家‘三農’問題和農業科技發展戰略研究的學術重鎮,為我國農業科技率先進入世界先進行列,為推動我國現代農業大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