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經濟新常態下中國企業家面孔

  • 發佈時間:2014-12-22 08:03: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崔麗 白金蕾  責任編輯:羅伯特

  深冬的北京寒氣逼人。12月13日,穿著一身挺括黑色西裝的王健林,步入中國大飯店參加2014中國企業領袖年會,入口處工作人員要他刷卡,身邊立刻有人出來擋駕,王健林閃身健步走向會場。

  旁邊一個年輕人小聲嘀咕,這就叫“刷臉”!王健林的面孔就是入門證啊!

  這一屆年會以“創造紀:不一樣的增長”為主題,邀請了王健林、李東生劉永好馬蔚華楊元慶董明珠雷軍等上百位重量級商界領袖齊聚一堂。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企業領袖的意義更加凸顯。在打著“領袖風範”印記的墻上,貼著滿滿一墻的企業家大幅照片,人來人往中,不時有人站在面孔墻下拍照留念。

  在2014年即將走向尾聲的時刻,中國經濟也漸次走進“新常態”。在這個關鍵節點上,盤點這些在中國經濟舞臺引領風騷的企業家面孔,可以清晰印證中國經濟這一年來所走過的不同尋常之路。更在他們的思想盛宴和觀點碰撞中,共同把脈中國經濟,探討中國企業在新常態下的變革路徑。

  地産大佬失落酸溜溜:“賣房子不再像賣白菜,面積不再如同麵包”

  2014年房地産形勢可謂步步驚心。交易量下降,特別是新開工面積的下降,令人感到中國房地産風險風雨欲來,唱空的聲音漸多。剛剛落下帷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經濟新常態”作了明確的描述,但卻少有地産業的蹤影。

  王健林直言:今後的房子會比以前難賣,“從2013年下半年開始,房地産進入了一個新的調整期。2014年同比的銷售面積、銷售額都有所下滑,當然這個對照的年份是2013年”。

  任志強在卸任北京華遠地産董事長之際也罕見地唱衰了樓市,“房地産投資下滑已經成為必然,甚至沒看到任何理由能阻止”。

  無獨有偶。遠在天涯海角的三亞財經國際論壇上,“昔日香餑餑,今日遭冷落”的巨大反差,令地産開發商開始擔憂“支柱産業”地位不穩。萬通集團主席馮侖在談及目前房地産商心態時,更是形象地表示,網際網路現在被扶正了,房地産下堂了,“看別人在主桌吃飯,心裏酸溜溜的”。對於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未提房地産業,潘石屹説:“地産商很失落,感覺行業走到了盡頭,這可能是大多數開發商目前的心態。”

  但王健林認為不應該因此唱空或者唱多地産業,“因為這才是地産業的‘新常態’。如果按照前幾年的態勢,賣房子像賣白菜,面積如同麵包,這個行業幾乎不需要專業技術,這其實是不正常的”。

  王健林判斷:“房地産還是會繼續往前走,但是不可能再呈現2012、2013年這種‘瘋牛’狀態。”任志強説:“樓市不是拐點,是波動。我不同意説樓市低谷階段,中央説從高增長變成中增長,我們房地産也是從高增長變為中增長,低谷那是繼續向下的過程。下臺階就是保持在比如6%~8%是我們的一個常態,怕的是從8%變成7%,7%變成6%,迅速下滑。”

  顯然,房産商大佬感受到轉型的緊迫。王健林認為留給房地産人最後轉型時期“還有10年罷了”,等到城鎮化基本完成了,也就沒有機會了,“在這種情況下,希望這個行業依然加快轉型,包括萬達旗下重要的商業地産公司,我們也要加快轉型”。

  網際網路經濟風風火火:風來的時候,豬都會飛上天

  網際網路這趟時代列車,正以改變一切的力量呼嘯而來。年會上,隨便哪個企業家開口,都不停傳遞出“網際網路思維”的聲音,傳統與現代的衝撞,這讓站在2014年末、邁向2015年門檻上的中國企業家們的面孔上,塗抹著濃重的焦慮與急切神色。

  作為小米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帶著他的全新網際網路思維,一亮相即成為聚焦的中心。

  小米估值預計今年將過700億元,雷軍把這個奇跡密碼解讀為“網際網路思維”。“網際網路思維就是一種用戶思維、産品思維,本質上就是把傳統産業做到極致的一種看法。”

  雷軍歷數小米做對了哪幾件事情,由此産生了不一樣的增長:向同仁堂學習,強調真材實料做好産品;向海底撈學習,和用戶做朋友,和用戶互動;向沃爾瑪學習,高效率地運作,縮短中間環節,使産品得以接近成本價直銷。

  雷軍深入淺出地解釋,“網際網路思維的本質就是黨的群眾路線,深入群眾,相信群眾,依賴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只要你理解了群眾路線,你就理解了用戶思維、互動行銷”。聽眾對雷軍抱以掌聲,“網際網路的本質實際上是傳統商業做到極致,就是這樣。”

  劉永好被雷軍“雷”到了,他表示:“這就是變革,這就是網際網路思維,非常震撼!”

  “大風來的時候,豬也能飛上天”,這個非常流行的口頭蟬,用在劉永好身上再貼切不過。穿著中式藍衫的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老老實實地以“養豬人”身份亮相,“我就是養豬的,養了30年的豬,到現在還在地上沒有被吹起來。這個行業已經有幾千年了,我們還在這樣養。”

  他帶來的困惑與挑戰是:在新的環境下,誰來養豬,誰來養雞,誰來種地?他自問自答:“這就是新的格局,必須轉型。”

  談到經濟新常態下的轉型,劉永好頗有心得。他舉例説,當你養10萬隻,20萬隻,100萬隻雞的時候,養殖方法必須大不一樣了,必須轉型,這就是“新常態”。“養豬也是這樣,以前養一頭豬,現在不行了,因為一頭豬賺錢賺了不一百塊錢,你養幾百頭豬,也沒有任何意思了。必須規模地養殖,這就是轉型。”

  網際網路經濟真的能改變一切嗎?

  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宋志平作為為數不多的央企高管,表達了對網際網路熱中的冷思考:“有一天我跟馬雲説,水泥還做嗎?劉永好的豬還要不要養呢?”他坦言,我們傳統的這些産業問題不是要不要網際網路,而是怎麼來使用網際網路,怎麼能夠把網際網路的思維、網際網路的手段和傳統的經濟結合起來,來改造和提升傳統經濟。

  劉永好已經開始“擁抱”網際網路。他透露新希望集團正在考慮跟一些網際網路企業聯合來發展。“我們的思考就是從人開始,到國際化,到跟網際網路緊密的結合,在這個時代變局裏謀求轉型升級,真正為用戶,為老百姓創造價值。”

  “對賭”升級:折射製造業面臨工業4.0挑戰

  以“小米”手機起家的雷軍,近來不停與各路商界高手頻頻“鬥嘴”。

  在烏鎮的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馬雲和雷軍“鬥嘴”,當雷軍沉浸在暢談手機行業未來10年展望的暢想中時,馬雲兜頭澆了盆冷水,調侃他説:“空氣是不行的,水是不行的,你雷軍手機做得再好,有啥用?”一把就把雷軍噎住了。到了年底,他與董明珠的對賭“鬥嘴”又有了升級版。董明珠毫不客氣地公開炮轟雷軍,“小米和美的是兩個騙子在一起,是騙子集團”。彼時,有空調行業老二之稱美的集團,正和小米牽手,走上智慧家電之路。

  就在前一年,董明珠和雷軍下的注是:“若5年之內,小米營業額擊敗格力,格力願付10億元賭金。”這位咄咄逼人的“大姐大”巧妙轉移辯論焦點:“雷軍你超過我,有什麼面子嗎?有本事在手機行業超過所有人,你是第一。我一個做空調的,你跟我比什麼。”並告誡雷軍,“如果有一天你的專利比我多,你的品質比我好,那時我真的有點急了,我得改變自己,我要加油了。”

  作為後輩的雷軍瀟灑回應:我們和戰略夥伴彼此是開放式的,聯手就是怎麼能夠推行智慧家居産業鏈的合作。“把它説成跟格力打賭的副産品,好像把事情説小了。小米這麼快速度的增長,是小米自身的成算就足夠了。”

  熱鬧歸熱鬧。董明珠與雷軍的“鬥嘴對賭”升級,實際並非這兩位具有時代標簽意義的企業家之間個人恩怨情仇,折射著網際網路經濟大潮下,傳統企業向工業4.0升級的壓力與挑戰,需要思考的是,在工業4.0大潮來臨時,傳統産業應該如何堅守,以及在網際網路思維下,如何將企業發展與創新相融合。

  上升為德國國家級戰略的“工業4.0”已登陸中國。這一場正在進行的工業革命,基於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給工業生産帶來的革命性變化。中德雙方近期宣佈,兩國將開展“工業4.0”合作,該領域合作有望成為中德未來産業合作的新方向。

  星創視界董事長王智民對傳統企業進行反思:“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時,要變革,但往往遇到來自內部的阻力,如同地心引力一樣限制著企業。這在傳統企業表現得尤為突出。”他給出了傳統企業創新和變革相協調的模式:首先最好在企業現有的核心“母體”之外,單獨拆分出一個體系,專門做自主創新和變革,形成系統性的能力,等達到一定規模後,再和“母體”融合。另一方面,則需要企業負責人適當放權。“傳統企業如果可以邁開這一步,將迎來突飛猛進式的發展”。

  聯想集團董事長楊元慶的思考更具哲學意味,他表示“承認傳統是為了變革”。他認為,小米的粉絲社群模式值得很多企業學習,但最近小米也遇到了不少麻煩,所以在我們在創造新的業務模式“羊毛出在豬身上”的同時,也要考慮尊重這個遊戲規則。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