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肇東種糧大戶:規模經營能賺大錢

  • 發佈時間:2014-12-20 03:31:40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種糧能賺大錢”,這是黑龍江省肇東市種糧大戶劉剛常挂在嘴邊的一句話。他種了1.2萬畝地,其中玉米7000畝,水稻5000畝。劉剛向筆者細核了一筆種糧賬:2013年玉米畝均成本為785.9元,包括地租550元,化肥90元,農機63.3元(含租、雇用農機和自有農機折舊),人工28.6元,農資36元(含種子20元、農藥16元),其他雜項支出18元。他的玉米畝産維持在1550斤左右,按照均價每斤0.87元計算,畝産值可達1348.5元,刨去成本每畝純賺562.6元。粗略匡算,2013年,僅玉米一項就為他賺進300多萬元。

  與普通農戶相比,劉剛的成本多出了550元“地租”。在這種情況下,種糧如何賺錢?他的回答是:向精打細算要效益。在玉米價格穩定的情況下,“糧食打的多,成本投的少”,自然能賺錢。為追求産量,他不斷擴大土地經營規模,增加玉米總産;同時始終重視提高單産,他的玉米畝産比普通農戶高出100斤,收益多出87元。為控製成本,他下足了功夫:一是農機方面,僅僅投入不到25萬元,購置了4台小四輪拖拉機和1台免耕播種機,用於7000畝土地的耕種,每畝成本才3元,比雇農機耕種便宜至少7元錢。收穫季節,花5萬元租1台收穫機,可作業3000畝,租金加上司機工費和油費折合32元/畝,比雇農機節省23元/畝。二是農資方面,潛心鑽研單籽種地等技術,畝均用種量比普通農戶減少一半,每畝減少20元支出。採用化肥與農家肥混合施用技術,將每畝肥料投入由90元降低至70元。

  訪談中,劉剛道出了種糧大戶的期盼:一盼加大貼息貸款支援力度。他建議貸款金額根據糧食種植規模逐步增加。二盼農業補貼向種糧大戶傾斜。他建議將良種補貼補給土地實際經營者。比照農機專業合作社補貼標準,加大對種糧大戶購置農機補貼力度。三盼加強倉儲設施和烘乾設備扶持力度。東北地區11月份就雨雪交加,玉米容易霉爛,此時賣糧價格較低。如果有倉儲設施和烘乾設備,就可以選擇春節後賣糧,每斤能提高8分-1毛錢。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