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廚房裏的守成與創新

  • 發佈時間:2014-12-20 01:30:47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燒過菜、做過飯的人皆知,中國人的廚房裏用的“量詞”,不僅少得可憐,似乎常用的只有“少許”“一點點”“小半碗”“一大勺”……而且沒有精確答案。故而加水、放鹽、進油等等完全憑手感,並以口感、口味最理想的一次為大致的標準,在以後的烹飪中往往就按此經驗操作,可謂是廚房裏的“守成”。

  經驗主義對燒菜做飯來説很重要。譬如,煮半斤米的飯加多少水,一般人都採取蒙昧態度,視大米浸泡時間的長短和以往煮飯經驗增減;而對炒菜的放油、加鹽乃至火候的掌控完全憑手感,堅信自己的經驗能夠帶來最完美的鹹淡及熟的程度。所以,中國人的廚房裏幾乎沒有嚴格的量器,那些克、毫升之類的量離我們都很遠。當然,這樣燒菜做飯的結果就充滿了驚喜。

  其實,我一直有個困惑,為什麼我泱泱大國,流傳下來的“食書”少得可憐,仔細數來,也不過就是《飲膳正要》《隨園食單》之類寥寥幾本。最早能到《周禮》裏找到一些記載,惜乎只有非常簡要的描述。也有對廚房計量標準講得清清楚楚的“古書”,並作了明確註釋。但現代人無法“硬抄”古人燒菜做飯的“計量標準”。譬如《金瓶梅》裏,想吃豬頭肉,動輒就是“一個整豬頭”,一煮就是“一個時辰”,著實豪放!《紅樓夢》中也有許多描述烹飪的橋段,但裏面佐料投放、計量標準只適合小餐館或幾代同堂的大家庭。小兩口及三口、四之家即便按“大觀園”計量標準做除法,也未必能找到合適自家廚房的量。

  那麼,誰該為古老味覺的喪失和油、水、鹽等“量化”失衡負責?我認為應該是孔夫子。如果他老人家不説“君子遠庖廚”及許多“意境朦朧”的語錄,估摸後來既會做飯,也會像德國人那樣嚴謹廚房量化標準的文人會多一些,至少不會出現像李漁的《隨園食單》、梁實秋的《雅舍談吃》及現代人寫美食書籍,雖然寫“吃”,卻大段大段地抒發感情,至於食材的搭配,佐料、水、油的量化更是籠統得沒邊,豪無操作性可言。不過,我覺得這跟儒家的圓型思維有關,是儒家“圓型”的哲思潛移默化地影響了中國人的廚房觀念,以至於我們在廚房不備量化的器皿。這樣一來,我們每天燒菜做飯,即便米、菜的分量相同,加的水、油、鹽乃至火候的掌控也非一模一樣,本該“守成”的,我們卻天天在“創新”。與此同時,食材及佐料搭配需要不斷創新的,我們卻常常照本宣科(根據電視一成不變學做菜),這難到不是混淆守成與創新的概念嗎?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