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宋韻半城水
- 發佈時間:2014-12-19 05:29:23 來源:河南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劉哲童浩麟劉嬋
浪淘沙·開封文化
宋都落開封,水道橫縱。金菊碧瓦耀青穹。棚戶昔時臟亂差,水過一空。
古今喜相逢,豪邁從容。工商文化比興隆。持定決策“文商旅”,再建新功。(呂志雄)
城不在大,有水則靈。黃浦江之於上海是氣勢如虹,西湖之於杭州是秀麗婉約,秦淮河之於南京是浪漫柔情。城邑之水,既是城市文化品位的標誌,也是地域特色的象徵,更是一種無形的文化資源。
開封自古水系發達,水域面積佔全城的15%,是一座名副其實的水城。乘坐宋式遊船暢遊“東京城”,體驗夢回千年的宋都之旅,只見宋風浩蕩、宋韻滿眼。這裡的水,充滿了歷史的記憶、文化的積澱。
水之韻:禦河碧波映古城
開卷有益、陽春白雪、滄海遺珠……這些耳熟能詳的成語其實都出自古都開封。12月5日,位於大宋禦河畔的開封成語典故苑正式開苑,遊客漫步至此,就能看到24塊奇石上刻著27個成語。該項目策劃者、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趙孝斌説:“這也給開封水系增加了些許文化元素、文化符號。”
2013年5月4日,一個春風沉醉的夜晚,開封包公湖西司碼頭上,華燈齊放,鑼鼓喧天。滿載的遊船推開碧波,在歡呼聲中由南向北緩緩駛去,拉開了開封禦河水上旅遊項目的序幕。
禦河水上游項目是宋都水系工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全長1900米的禦河水系,北起龍亭湖,南終包公湖,兩岸綠樹成蔭,河中游船如織,河上橋梁密布。參照宋代名橋仿製的11座橋梁,遵循“一橋一景,突出宋韻”的原則,點綴禦河成為獨一無二的“宋代橋梁博覽園”。
夜遊汴京,白日喧鬧的城市在燈影下,變成了一首含蓄雋永的宋詞。人們在禦河的集錦園、春花園、夏蔭園、秋韻園、冬凝園等5個景觀園區,玩味千年詞韻“楊柳岸曉風殘月”;在回廊仙臺、木棧曲橋等美輪美奐的景觀中,品味原汁原味的宋詞樂舞、豫劇、民樂等汴音宋韻。
(下轉第四版)
(上接第一版)
遊船行至七盛角碼頭上岸,這裡是一個集時尚購物、特色餐飲、文化體驗為一體的民俗文化休閒街區。推開一家宋式建築主題酒店,處處散發著閒適散漫的氣息,客棧內有涼亭、假山、吊椅,可與好友茶飲閒聊,也能看著門前的小橋流水發呆,或是像周邦彥一樣淺吟低唱“向誰行宿”?
“開封古城的氣質和我們的客棧很搭,在這裡或許可以治療現代人焦灼浮躁的都市病。”美女掌櫃摸著慵懶的金毛犬,悠悠地對記者説道。
七盛角也是建業東京夢華旅遊地産項目的一部分。“我們始終抱著敬畏的心情做開封水系,這既源於對宋文化的由衷欣賞,更是對腳下的土地負責任。”河南建業集團董事局主席胡葆森説,最終目標是早日重現清明上河圖那樣的繁榮景象。
開封發展,最具特色就在於文化。這張牌怎麼打?“開封路子就是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政府做引導,市場做主導,把文化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使一個個歷史故事活化為當代傳奇,使一個個創意理念變成發展載體。”開封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秦保強説。
水之潤:滿城宋風傳宋聲
在開封,掬起一捧水,似乎就有李師師浣洗的胭脂;穿過一條巷,仿佛還能聽到包龍圖出巡的聲聲鑼鼓……今天的開封人或許已能自信地説:看宋文化,就來開封城!
“宋文化對華夏文明乃至世界文明影響深遠,是開封獨特的文化旅遊品牌。”開封市長吉炳偉深知,對宋文化底蘊發揮得夠不夠、挖掘得深不深,是古城復興的關鍵所在。
2011年11月23日,聞名遐邇的書店街經過修繕正式開門迎客。當日,“宋太祖趙匡胤”也受邀前來助興,帶領“皇后”和“文臣武將”穿越千年時空來此巡遊,為店舖揭匾。著名文物保護專家阮儀三考察書店街時坦言:“保護城市文化遺産,留住城市的記憶,就留住了歷史,留住了生命。”
土生土長的開封人老陶,每次回家鄉都要去書店街轉轉,他説:“有時並不為買書,就為了在那兒走走,讓記憶裏的故事重現。”新華書店還在老地方,老字號“包耀記”三個金色大字雄渾有力,汴梁紙馬鋪、環文閣等旗幡迎風招展,歷經滄桑的數百家店舖仍堅守著古街風貌,讓那些被歲月磨蝕的所有細節都編織成新的故事。
上個月,在新版水上實景演出《大宋·東京夢華》排練現場,開封清明上河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旭東告訴記者,“這臺實景演出,是開封文化品位的集中體現。”華燈初放,微風拂面,一場華麗的夜宴伴隨著美妙的樂聲在百十畝水面上拉開帷幕。李煜的《虞美人》、辛棄疾的《青玉案》等8首宋詞串聯起大宋王朝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東京上元夜、萬國朝聖、楊門女將等景象,雍容華貴,雅俗共賞。今年,清明上河園再度借助高科技手段,引入冷焰火,用更唯美的表現手法將“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的意境展現得淋漓盡致。
大禹治水、于謙鑄鎮河鐵犀、林則徐治河等,都在古城留下了世代相傳的佳話。而隨之衍生開來的大禹文化、黃河文化、鐵犀文化、包公文化、碑林文化、抗洪文化、清濁文化等等,都是開封因“水”而興的文化特質。
“水”既蘊含著宋文化的豐富內涵,宋文化也因得“水”之利而繁榮興旺。據初步測算,2013年,開封市文化産業增加值在GDP中所佔比重約為5.5%,遠超全國水準,甚至可與日本等發達國家相媲美。文化的浪潮,在開封這條承載著千年曆史的長河裏,不斷涌動著、傳承著。
水之情:水美城美人更美
晨曦初露,朝霞滿天。龍亭湖廣場上,年過七旬的老市民田鳳祿拿著自製毛筆,以地為紙、以水為墨,在青石板上揮灑自如,“我希望更多人有雅致的追求、輕鬆的生活”。截至目前,開封已有186名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全國第一。
2014中國(鄭州)世界旅遊城市市長論壇上,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提出,市民及他們的日常生活才是一座城市最美麗的風景,才是這座城市文化軟實力的最佳體現。
翻開歷年來清明文化節活動安排表,讓當地百姓“唱主角”的原則始終如一:每年群眾文化活動的數量都在半數以上,各大文化活動場所也都組織了豐富多彩的群眾性文化演出活動。活動參與零門檻,廣場上、城墻下、水系邊,處處是舞臺,滿城皆風景。
“這兩年,開封人民明顯自信了,更快樂了。”來開封投資已經十年的晉開集團董事長樊進軍由衷感嘆。泛舟湖上並肩看風景的情侶,金明池廣場自顧自歌唱的孩童,早起興衝衝奔向驢肉湯館只為一碗熱湯的食客——在一個華麗麗、急匆匆的大時代,寧靜樸實的小日子最彌足珍貴、令人嚮往。
鄭開大道,一條承載希望和夢想的黃金通道。每週五下班後,方菲都會趕到鄭州汽車西站乘坐鄭開公交回開封老家,周周可以陪老媽逛夜市是她小小的幸福。“再過幾天鄭開城鐵正式開通了,同事們都可以跟我一塊兒回去吃小吃、逛衚同。”小方自豪地説。
“開封是包青天匡扶正義的地方,是焦裕祿戰天鬥地的地方,認準的事情就要甩開膀子大膽幹、好好幹!”開封市委書記祁金立的一席話,正是皇城根下的開封人矢志“開封”的寫照。復興古都,絕不是簡單“復古”,而是要讓開放、創新、進取成為激蕩這座古城重新崛起的新時代精神——只要不是中央和省裏明令禁止的,文化發展政策就先行先試、大膽探索;爭建全省第一個國家級文化産業園;“文商旅”融合發展促進城市轉型……這座歷經滄桑的古城,正在從塵封的歷史中重新站立起來。
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曾經説過,“如果讓我選擇,我願意生活在中國的宋朝。”溫潤豐美的水,曾孕育了開封精美馳名的木版年畫、汴繡和書畫。現在,利用豐富的水資源,打造舒適宜居的心靈棲息地,吸引更多人來此感受新的東京夢華——這種生活就叫開封。
只要文化還在,這篇依水而作的文章定將漸次展開,風生水起。○7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