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晚飯吃得太遲會增加胃癌風險 最佳時間18:00-18:30

  • 發佈時間:2014-12-18 06:33:37  來源:杭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記者 余敏 通訊員 宋黎勝

  明天,全國消化道腫瘤外科高級論壇將在杭州召開,本報記者就此對大會常務主席、省人民醫院胃腸外科主任邵欽樹教授做了專訪。他介紹,胃癌發病有年輕化趨勢,晚飯吃得太遲也會增加患癌風險,建議45歲以上人群,每年做一次胃鏡,5年做一次腸鏡。

  做胃癌手術 建議保留兩“閥門”

  針對胃癌手術,張先生有個疑問:“我媽患的是早期胃癌,手術切了半個胃,但術後老是胃酸反流,非常難受。而我一個朋友也是早期胃癌,沒開大刀,在內鏡下做的手術,才一年多時間,就復發了。”

  切得多後遺症大,切得少要復發,早期胃癌治療如何選擇?邵欽樹教授做了解釋。

  “胃好比一個上下兩端都帶‘閥門’的容器,胃上部通過賁門與食道相連,胃下部通過幽門與腸道相連。正常人的胃部有兩扇‘門’在把守。以往胃癌手術,大多屬於全胃切除或半胃切除,也就是説,需要把‘閥門’一同切除。”邵欽樹説,醫生當然知道“閥門”的重要性,但與惡性腫瘤相比,兩害相權取其輕。許多切除了胃上部賁門的患者,往往會出現嚴重的反流性食道炎,切除胃下部幽門的患者,也會出現許多消化和腸道問題。

  做內鏡下腫瘤摘除手術,創傷小,這是優勢。但早期胃癌中,有3%—30%會存在淋巴結轉移,內鏡下手術無法做淋巴結清掃,所以有的患者會復發。

  針對這一尷尬情況,邵欽樹教授研究了中段胃切除手術,按照最近版的胃癌診治指南,以癌症部位為中心上下延伸2釐米做切除,保留兩個“閥門”,然後再進行對接縫合,這在國內尚屬首創,對主刀醫生技術要求很高。邵欽樹將它形容為“精確打擊”,不傷及無辜組織,目前已經做了10余例。

  飲食結構飲食習慣使發病年輕化

  有研究稱,我國青年人胃癌佔全部總數的比率已由上世紀70年代的1.7%上升到3.3%,三十多年間增長了一倍。“一般來説,胃癌發病高峰年齡段在60—65歲,而這幾年我們接診了不少年輕患者,有的還在讀大學。”邵欽樹説。

  除了家族遺傳因素,青年人患胃癌主要有以下因素:酗酒。酒精刺激,易引起胃部慢性炎症及潰瘍,最終導致癌變;嗜煙:過度吸煙會破壞胃腸道的正常活動,嚴重損傷胃黏膜,最終促發癌變;飲食不當:喜食腌制和熏烤食品,其含有的亞硝酸鹽,在胃內轉變成亞硝胺,有強烈致癌性;精神緊張和生活無規律。

  邵欽樹介紹,“從飲食結構上來看,吃腌制、熏烤、霉變和隔夜的食物;從飲食習慣來看,人的消化道能承受的最佳食物溫度是10℃—40℃,過燙的食物會損壞黏膜,這些都會增加胃癌風險。”

  晚飯吃太遲也會增加胃癌風險

  早幾年,邵欽樹在胃癌治療過程中就發現,很多中青年患者存在吃晚餐較遲的共性。“晚飯太遲會增加胃癌風險,日本同行對此有了相關的數據。”

  日本東京大學針對胃癌患者進行的研究發現,38.4%的人吃飯太晚或時間不規律。研究人員分析認為,胃黏膜上皮細胞壽命很短,約每2-3天就要更新一次,更新過程一般在夜間胃腸休息時進行,如晚飯吃得太晚,胃腸得不到休息,胃黏膜不能得到及時修復,久而久之可能增加胃癌風險。常吃油炸、燒烤等食品,則風險更高。這就提醒,經常晚飯吃得太遲會增加胃癌發生率。

  邵欽樹建議,早餐時間最好在7時—8時,中餐在11時半—12時,晚餐時間在18時—18時半,最晚不要超過19點。作為應急補充,可以在辦公室先沖泡燕麥片,糕點等先墊墊饑。在車上也可以備點食物,以便較長時間開車或堵車時緩解饑餓感。

  日本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達到70%,我國只有30%左右,主要原因還是早期發現不多。日本和南韓的早期發現率分別達60%和40%,而我國只有10%。

  怎樣做到早發現、早治療?邵欽樹認為,做PET-CT要7000多元,得自費,很貴,而且對胃癌的發現靈敏度僅約30%。目前最可靠的方法,還是做胃鏡。有些人覺得做胃鏡難受,可以先抽血查腫瘤標誌物CA199,如果標誌物偏高,再做胃鏡和CT檢查。另外,常規體檢時,別放棄大便常規和肛門指檢,前者能發現微弱的大便隱血,後者可摸到約70%的直腸癌。

  “建議45歲以上人群,每年做一次胃鏡,5年做一次腸鏡。”邵欽樹説。

  每年做一次胃鏡 5年做一次腸鏡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