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防範經濟新常態下的境外風險

  • 發佈時間:2014-12-17 21:29:41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秦庚  責任編輯:羅伯特

  目前,我國每年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超過1000億美元,對外直接投資存量6600億美元,其中相當一部分處於高風險地區。商務部統計顯示,我國在全球高風險地區的投資存量、工程承包餘額及海外並購的資産,已超過1600億美元。

  如何把控經濟新常態下中國企業“走出去”面臨的政治經濟風險,日前,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資信評估中心總經理王偉在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主辦的“2014中資企業境外項目風險管理研討會”上,圍繞中國企業在海外存在的市場風險、政治風險、金融風險和政策風險4種風險表現和應對之策闡述了自己的見解。

  市場風險。在新常態下,世界經濟艱難尋找著增長方向,多種因素將導致地區經濟動蕩,大宗商品價格變化、匯率變動、利率變動、流動性風險等困擾著企業。從走勢看,目前境外融資成本相對較低;從長遠看,由於美元開始走強,境外融資的利率成本將會提高。“一帶一路”戰略涉及到的相關國家普遍資金緊張,需要國家層面上設立的絲路基金等資本形式的支援。

  政治風險。國際地緣政治風險加劇,烏克蘭局勢彰顯大國博弈。我國領導人提出發展海外經濟一定要樹立正確的義利觀,非常及時。政治風險中國企業容易忽視,企業要採取措施適當分散風險。

  金融風險。海外資産因為貨幣貶值或者價格下跌會縮水,外匯管制使支付和匯兌出現困難,國際結算也因為國際制裁或其他原因陷入癱瘓。

  政策風險。包括特定國家國有化、稅收、勞工、環境、安全等因素,尤其要注意拉美國家政策風險的變動。另外,發達國家醞釀國際貿易投資規則重構,將改變國際政策環境。

  對中國“走出去”的企業而言,要建立審慎的海外投資審核機制。中國企業往往盡職調查做得不徹底,在境外面臨很多問題。要儘快熟悉國際規則和當地法律,根據風險建立風險預警和風險準備機制,同時,應學會利用多種金融手段以分散風險。

  王偉談到,提升項目管理能力,推進“屬地化”經營,強化合同管理,大力培養國際經營人才等方面,中國企業與發達國家還有很大距離。企業要給予重視,及時補強短板。

  據悉,針對大家關注的“一帶一路”建設,中國信保明年將推出專題國家風險研究報告,涉及60多個國家,報告對“走出去”企業涉及到國內外融資模式做了系統研究。

  本版撰稿/本報記者秦庚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