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30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聚焦2015年樓市四大政策熱點

  • 發佈時間:2014-12-17 01:29:23  來源:蘭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當前,隨著一線城市房價率先止跌企穩,全國房地産開發投資等先行指標增速降幅收窄,業內普遍認為樓市進一步下行的態勢基本得到遏制。有人提出要“賣房買股”,也有人提出“賣股買房”。展望2015年,房地産業到底將何去何從?

  房貸利率優惠:能到7折嗎?

  9月30日出臺的“央行四條”重申首套房貸最低首付比例三成,利率下限七折。不過,目前商業銀行首套房貸利率主要集中在八五折到九折之間,廣大購房者普遍關心的七折優惠利率仍難見蹤影。2015年七折利率會落地嗎?

  對此,中國房地産業協會名譽副會長朱中一指出,降息本身是一把“雙刃劍”,需要綜合判斷。一方面,降息降低了貸款門檻和融資門檻,另一方面,存款收益的減少會使得老百姓重新考慮資金配置。像當下,部分存款搬家後進入股市,導致銀行信貸規模減少。正因為如此,央行提出通過鼓勵銀行通過發行住房抵押貸款支援證券等多種措施籌集資金,專門用於增加首套房和改善性住房貸款投放。

  但朱中一認為,商業銀行出於風險收益平衡考慮,更多利率優惠短期難以落實。

  房地産稅改革:“狼會來嗎?”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加快房地産稅立法並適時推進改革”。有專家預計,2015年房地産稅將進入立法程式,如果2016年能夠完成立法,2017年有望正式實施。對於房地産稅改革的進展,公眾備加期待。

  朱中一認為,房地産稅制改革至少要遵循三個原則:一是房地産稅立法要與現行稅費合併同步進行,按照“簡稅種、寬稅基、低稅率、嚴徵管”的原則來設計;二是房地産稅改革要統籌安排,在不增加總稅負的情況下,開徵房産持有環節稅的同時應降低流轉環節的稅收;三是在房地産稅立法框架基本形成後要廣泛徵求民意,使立法的過程變成引導預期、統一思想、完善政策的過程,“不要給大多數老百姓造成壓力”。政策要鼓勵多套房産持有者通過出售、出租等把多餘的房子利用起來。

  從國際經驗來看,減少流轉環節的交易稅收是大趨勢,既有利於盤活存量市場,也有助於培育和發展租賃市場,形成通過購買、租賃兩種方式解決住房問題、新房和存量房市場協同發展的住房供應格局。

  “不動産登記制度”:能降房價嗎?

  2013年11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整合不動産登記職責、建立不動産統一登記制度”。相關部門也給出了時間表:在2014年建立基礎性制度,2015年推進實施過渡,2018年前,不動産登記管理平臺投入運作、體系基本形成。近日,國土資源部不動産登記中心已正式獲批成立。部分地區也加快推進登記整合工作。比如,廣西目前已經明確2017年實現不動産公開查詢。

  毫無疑問,2015年,不動産登記制度將按照既定的節奏朝預期的方向推進。對於不少人士把不動産登記視為降房價的利器,朱中一指出,不動産登記和個人住房資訊聯網是房地産長效調控機制最基礎的內容,有利於摸清我們國家的住房家底。制度本身並不會對房價産生影響。房價主要還是由供求、預期等因素決定。

  新型城鎮化:機遇還是挑戰?

  業內普遍認為,房地産業已進入“新常態”,房改和人口紅利帶來的需求爆發期已經結束,新型城鎮化是下一步房地産發展的主要動力。那麼,房地産企業如何把握城鎮化機遇?

  根據規劃,新型城鎮化以中小城市為建設重點,但目前這些城市普遍面臨著供應過剩風險,同時,這些地區的公共服務、就業崗位等容納能力有限,人口流動與政策導向並不一致,這會加劇這些城市的供求不平衡。

  朱中一認為,房地産是城鎮化的載體,必須與城鎮化協調發展,只有在明確這一定位的基礎上,更多依據自身規律、考慮地區差異,才能促進房地産市場健康平穩發展。開發企業應客觀分析地方的供求關係,考慮企業是否能夠適應新的業態,切忌盲目跟風。此外,還可以綜合考慮成本等因素,走出去利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據新華社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