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郝明金:有國企領導以職工福利為藉口謀個人違法利益

  • 發佈時間:2014-12-16 16:18: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網12月16日電 據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消息,監察部副部長郝明金今日表示,作案手法隱蔽是近期查處的國有企業腐敗案件的特點之一,有的企業領導人員以兼職取酬、獎勵激勵、商務活動和為職工謀福利等作為藉口,從中謀取個人違法利益。

  郝明金錶示,所有的腐敗案件都有共同的特點,就是對公權力的不當使用,違法使用,以權謀私,權錢交易。分析近期查處的國有企業腐敗案件,具有這麼幾個比較顯著的特點:

  一是部分企業“一把手”涉案,形成系統性腐敗案件。國有企業資本雄厚,居行業優勢地位,掌握著稀缺市場資源,這自然而然成為社會競相“圍獵”的對象。特別是企業的“一把手”權力比較集中,又缺少監督制約,很容易産生腐敗問題。由於“一把手”“失守”,影響和連帶企業多名領導人員倒下,最後的結果是查處一人端出一窩“碩鼠”,拔掉一棵“爛樹”清除多條“蛀蟲”。

  二是作案手法隱蔽,以貌似合法的形式掩蓋違法行為。有的企業領導人員在企業收購重組、招標投標、投資入股、股權轉讓等一系列生産經營活動當中,利用企業管理存在的漏洞、監督不到位、法律法規不完善等,採取“鑽空子”、打“擦邊球”等方式,以兼職取酬、獎勵激勵、商務活動和為職工謀福利等作為藉口,從中謀取個人違法利益。不僅行為具有隱蔽性,也增加了調查取證和定性處理的難度。

  三是違規決策,造成國有資産嚴重損失問題突出。有的企業主要領導人員對企業重大投資決策、重大項目安排、大額度資金運作等屬於“三重一大”事項範圍的,違反國家法律法規,違反中央關於國有企業“三重一大”決策制度的規定,違反企業內部投資管理程式,有法不依、有規不循,濫用職權、違規決策,甚至與外部人員私下交易出賣國家利益,造成國有資産嚴重流失,這背後往往隱藏極其嚴重的權錢交易和腐敗問題。

  四是利用職權,為親屬經商辦企業提供便利條件。有的企業領導人員利用自己在企業擔任領導職務的方便,為配偶、子女或親屬經商辦企業提供這方面的條件,專門承接該企業相關的産業,還有高利潤業務,私下進行關聯交易和利益輸送,從中謀取非法利益。這既違反了國有企業領導人員廉潔從業規定,更構成違法和腐敗問題。可以説是一人掌權全家迅速致富,“個人腐”造成了“全家腐”,出現了“家族式”腐敗現象,雖然謀取了鉅額利益,也付出了慘痛代價。

  郝明金錶示,中央紀委對反映中央企業中管幹部問題線索進行全面清理,細化分類處置標準,嚴格案件審批程式,紮實做好查辦案件的各項基礎管理工作。加強對中央企業的常規巡視和專項巡視,著重發現違紀違法問題,形成有力震懾。嚴肅查處了發生在中央企業的腐敗案件,先後查處的有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原董事長蔣潔敏,中石油原副總經理兼大慶油田總經理王永春,華潤集團原董事長、黨委書記宋林,香港中旅有限公司原副董事長、總經理王帥廷,中國鋁業公司原總經理孫兆學等幾起嚴重違紀違法案件。

  郝明金特別強調,要深刻認識國有企業腐敗問題的嚴重危害性。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發生重大腐敗問題,産生極其嚴重的經濟危害和深刻的政治危害。它不僅構成經濟違法犯罪,造成了鉅額國有資産流失,損害社會主義公有經濟,經濟損失往往多達上億元;而且它還違背黨的宗旨,損害黨和政府的形象,影響黨長期執政的基礎。因此,要認清國有企業腐敗問題的真實本質,還有嚴重後果。(中新網財經頻道)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