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菲律賓借美日對抗中國難得逞

  • 發佈時間:2014-12-16 01:32:00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報臺聯動

  外交部近日受權發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關於菲律賓共和國所提南海仲裁案管轄權問題的立場文件》,重申中國不接受、不參與該仲裁的嚴正立場,並從法律角度全面闡述中國關於仲裁庭沒有管轄權的立場和理據。那麼,菲律賓這種違反國際法行為的“勇氣”從何而來,中國官方表態又體現了怎樣的國家意志?就相關話題,中央臺記者採訪了軍事專家李傑

  2013年1月22號,菲律賓單方面就中國和菲律賓有關南海問題提起強制仲裁。菲律賓隨後不顧中國的一再反對,執意推進仲裁程式。李傑指出,菲律賓單方提出仲裁,既不符合國際法,也沒有正當權利和理由,完全超出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允許範圍。早在2006年,中國就已經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規定,將海域劃界等問題,排除在強制解決爭端程式之外,仲裁法庭沒有明顯的管轄權。所以,奉勸菲律賓應該尊重歷史性權利,最好能夠通過協商或者是談判途徑,尋求解決雙方之間海洋爭端等一系列問題。

  立場文件指出,菲律賓單方面提起仲裁的做法,將不會改變中國對南海諸島及其附近海域擁有主權的歷史和事實,不會動搖中國維護主權和海洋權益的決心和意志,不會影響中國通過直接談判,解決有關爭議以及與本地區國家共同維護南海和平穩定的政策和立場。

  在李傑看來,菲律賓這番“執迷不悟”行為的背後,主要源於四個方面的考慮:第一,想借此通過所謂的國際力量來達到制衡或者約束中國的目的。第二,想利用這種過激的行動,聯手東盟各國,還有南海周邊各國,企圖來約束中國。第三,就想借助美國、日本等域外大國,來達成菲律賓自身戰略目的。第四,想借此來轉嫁菲律賓國內一些危機和矛盾,掩蓋阿基諾這些年在經濟、外交、政治,甚至軍事上的無能表現。

  立場文件同時強調,仲裁庭對於菲律賓提起的仲裁明顯沒有管轄權,各國有權自主選擇爭端解決方式,中國不接受、不參與菲律賓提起的仲裁,具有充分的國際法依據。

  李傑認為,中國官方表態會讓國際海洋法庭慎重考慮。一般來説,國際海洋法庭必須有這個程式,在初步仲裁階段,首先要確認一下有沒有具備解決上述案件的管轄權。管轄權都沒有,就不應該具備這種能力。所以,不應該受理菲律賓提出的仲裁要求,但是也不排除國際海洋法庭不遵循這個法理、法規,或者迫於某些個別大國的壓力,將會做出荒唐、強勢仲裁的舉措來。

  李傑表示,歸根結底,中國不受理,不參與。即便國際海洋法庭果真做出如此的裁決,其也將是無理、無效的,中國完全有正當的理由不接受這樣的強制仲裁。

  (本欄目由科技日報軍事部與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國防時空》《晚高峰觀軍情》欄目聯合主辦)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