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寧波服裝節市場化

  • 發佈時間:2014-12-16 00:31:37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喊了數年要市場化運作的寧波國際服裝節終於在今年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市場化。記者在日前舉行的第十八屆寧波國際服裝節上了解到,本屆服裝節已全面啟動政府引導、企業操盤的市場化運作機制,即把市場能做的全部交給市場,政府將更多的精力用於産業引導、項目指導、資源整合和平臺搭建。

  營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

  與往屆相比,本屆服裝節最突出的“改變”是專業性和國際化的大幅提升。此次活動的主線緊扣“四鏈三台一提升”,做實産業鏈、做活市場鏈、做優服務鏈、做強創新鏈,並通過展臺、舞臺、講臺三個載體,提升服裝節的會展實效。18年來,寧波服裝節從主打男裝發展到涵蓋男裝、女裝、童裝、商務休閒裝、服飾、面輔料、服裝機械、時尚趨勢發佈等完整的産業鏈的大型專業會展,並成為中國服裝展中市場化運作的“寧波範本”。

  寧波市經信委副主任周學明説,任何市場的培育都是一個由弱到強的過程,在服裝節發展初期,政府出臺政策大力扶持會展活動,實際上是通過行政調控發揮“扶開工、送一程”的作用。但如果企業産生對行政資源的過度依賴,就會失去對市場的敏感性和危機感,所以,從本屆服裝節開始,政府就要堅持做“裁判員”和“服務員”,致力於構建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通過減少行政指令,提升市場調配資源的能力,幫助寧波服裝節不斷注入新鮮的血液和活力。

  市場化是服裝節發展的必然趨勢。寧波依託于本地雄厚的服裝産業基礎,于1997年創辦服裝節,並且在不斷發展中壯大。近些年來,服裝節匯集了長三角地區的紡織服裝産業各種資源要素和創新要素,成為華東地區重要的服裝專業盛會。如今,寧波國際服裝節又率先走出了市場化道路,這是市政府在充分評估、長期調研、綜合多方意見後做出的抉擇。

  守住服裝節的生命線

  寧波服裝節的市場化運作,助推了其會展規模再創新高。據介紹,本屆服裝節展覽面積已達4.5萬平方米,展位2000余個,共吸引了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1萬多名境內外專業買手和100余個重要貿易團體到會洽談、採購。市場化還進一步優化了客商結構,完善了招商網路。

  長期以來,客商和實效一直被視為寧波服裝節的生命線,本屆服裝節在加大招商力度的同時,形成了以服裝代理、加盟、國際採購為主體,以創意設計、研發、資訊等行業專業人士為延伸,以國內外使領館、貿易促進機構、商(協)會為補充的立體客商格局。與此同時,豐富多彩的經貿活動也為服裝節的市場化運作找到了各自有力的支點。

  周學明認為,服裝節的市場化運作既需要政府對未來趨勢的準確判斷,更需要運作企業的通力合作和對市場脈絡的把握。據了解,本次服裝節的承辦單位寧波華博會展有限公司是一家有著多年會展運作經驗的企業,但在探索政企合作的新模式上,他們的首次嘗試也並非輕鬆。

  紅幫精神帶來華麗轉身

  一件中山裝,一種紅幫精神。一直以來,寧波紡織服裝産業都以其豐富的文化和經濟價值充當著寧波城市形象的“金名片”。據記者了解,寧波紡織服裝近年來通過淘汰落後産能、設備更新、機器換人,不斷提升綜合産業鏈,形成多元化格局,2013年,寧波934家規模以上紡織服裝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産值1169.7億元,同比增長0.2%,寧波服裝産業的“新常態”預示著其産業發展模式正在悄然改變。

  為了更快更有力地推動紡織服裝業的整體發展,作為寧波市政府支援加快産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平臺之一,寧波國際服裝節必須適時調整發展戰略與服務重心。在第18屆寧波國際服裝節上,圍繞傳統産業的轉型升級已做足文章。通過首次提出“寧波國際時裝周”的概念,服裝節將動態發佈、靜態展覽、時尚走秀、經貿洽談有機結合起來,並在嘗試專業化服務、國際化合作的新模式上,以服裝節為“橋頭堡”,更加凸顯實效性,實實在在為服裝企業牽線搭橋。據記者了解,三場跨國採購大會更是成效顯著。其中孟加拉外商向盛文針織下單3集裝箱布料;伊朗外商向諾布爾採購服裝金額達8萬美元;美國外商向華藝服飾採購100萬元的服裝。

  市場化可以説是寧波服裝節的一個“華麗的轉身”。市場化對服裝節的影響是多方面的。目前,具體的招展招商、現場管理、展會品牌經營等全部交由承辦單位負責處理,最有效地發揮著服裝節專業化職能與市場化水準,讓服裝節的核心競爭力越發凸顯。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