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社科院2015年《經濟藍皮書》詳解“融資難”根本原因

  • 發佈時間:2014-12-15 16:1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15日(記者陳鬱)中國社科院今天發佈2014年度創新工程重大科研成果《經濟藍皮書:2015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藍皮書指出,當前在融資總量總體穩定的情況下,造成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居高難下的因素,既與體制機制障礙相關,又與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宏觀發展階段、發展模式有關,也與金融機構市場化選擇和實體經濟自身發展等多方面原因有關。體制因素導致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不暢是“融資難、融資貴”的根本原因。

  藍皮書指出,長期以來我國以銀行信貸為主的間接融資佔據社會融資總量的比重較高,而銀行系統又以幾大國有商業銀行為主導。大型金融機構因其在解決小企業信貸過程中的資訊問題和實現有效監督方面缺乏優勢,通常不願向資訊不透明的小企業提供貸款;而規模小、組織複雜程度較低的小型金融機構在處理小企業貸款過程中的資訊問題上存在優勢。在我國正規金融體系中,缺乏專門服務於小微企業的政策性金融機構和小型商業銀行,大大限制了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反映在金融市場、金融機構、金融産品等微觀層面的非市場化因素也導致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不通暢。銀行業準入方面的政策障礙導致缺乏充分的市場競爭和市場定價,市場同質化嚴重,快速催生了影子銀行體系;借貸主體的非市場化導致信貸市場上的不公平競爭和信貸資源配置的結構性問題;地方政府的預算軟約束,國有企業的政府隱性擔保,以及一些對資金價格不敏感的低效部門佔用了大量信貸資源,擠佔了其他實體經濟部門的融資機會。

  其次,金融改革滯後、金融創新異化是推高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的重要因素。在我國金融抑制的環境下,正規金融體系滿足不了銀行對資訊不對稱的克服與規避的需求,以及大量社會閒置資金的投資需求,導致包括各種民間金融、草根金融在內的“影子銀行”體系快速發展。由於金融改革的滯後和金融雙軌制的存在,傳統銀行為了規避銀行業的利率管制,繞過存款準備金率、存貸比和貸款額度等限制,通過銀信合作、銀證合作、銀保合作等通道業務和各種資産管理計劃等結構性金融産品設計,延長了實體經濟的融資鏈條,不僅提高了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而且異化了金融創新。

  此外,預算軟約束部門的無效融資需求是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居高不下的直接原因。從當前貨幣信貸增速來看,流動性總體充裕,因此融資成本高並非總量原因所致,更多是結構上的問題。這主要是由於大量信貸資金通過“影子銀行”體系進入前期預期收益率高的房地産領域、産能過剩領域、“兩高”企業,以及有地方政府提供隱性擔保的地方融資平臺,這些“預算軟約束”部門對資金價格不敏感,佔用了大量信貸資源,擠出了薄弱經濟領域的信貸資源,而且直接抬高了社會融資成本,這是造成融資貴的直接原因。在當前依賴投資的經濟增長模式下,投資難以縮減,一旦大量金融資源被鎖定在這些領域,新增的資源更可能繼續投入以維持現有體系,即便在央行控制流動性的情況下,商業銀行依然通過信託等影子銀行渠道,變相向前期高收益産業和政府平臺提供貸款,而中小實體企業卻相當多地面臨銀行抽貸的局面。這些問題是由於市場機制的缺失導致金融創新的扭曲,預算軟約束部門的剛性兌付人為抬高了無風險利率。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