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不要忘記為什麼出發

  • 發佈時間:2014-12-15 08:55:58  來源:中國民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赫靚

  首先我要説,在此之前,我根本就不知道世界上還有一個叫做陳虻的人,更不會知道他曾經的輝煌,可能大多數人同我一樣。但接下去,大家就會説:啊,原來是他啊。他是誰?他是《生活空間》的創辦者,小時候總能在電視中聽到一段合著三弦聲的廣告語“講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這就是陳虻的主意。還比如,中央電視臺後來推出的《感動中國》,創意亦出自陳虻之手。

  認識陳虻是從柴靜的《看見》開始的,書裏的一句“走得太遠,不要忘記當初為什麼出發”感染了我,成為我反思的座右銘。雖然我達不到“吾日三省吾身”的境界,但每當對未來感到迷茫和無助,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走到今時今日的時候,總會習慣性地想一想這句話。時間長了,也就“順藤摸瓜”,知道了陳虻這個人。再後來,又找到了《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記為什麼出發》這本書,崔永元和白岩松作了序,只為了紀念他。

  知道這本書很久了,我卻一直沒有讀過,似乎總是沒有空暇,又似乎是缺乏靜下來看的心境。在旅行途中帶著這本書,不知疲倦地看完。陳虻説:“想成功的人都很努力,但成功的人往往只有一小部分。倘若你努力,但你的觀念是錯誤的,很可能離正確的方向越來越遠。所以,重要的是觀念。而認識觀念、改變觀念完全是由思維方式決定的。”我覺得陳虻之所以被人記住,是他的理念,是他的智慧,以及他帶給電視新聞界的種種影響,還有他對個人想法的孜孜以求。而對於我,收穫更多的則是他對“本心”的堅持。當激情能讓別人感到你是不可阻擋的時候,就會為你的成功讓路!一個人內心中不可屈服的氣質是會感動人的,並能夠改變很多東西。

  上世紀80年代初,大學畢業生的就業與工作還處於計劃分配、組織安排的階段。陳虻卻執著地進行自我選擇,完成了此生唯一的跳槽,也為他的人生帶來了一個完全不同的結果。

  1985年1月,一紙調令將24歲的陳虻從航太工業部團委調入了中央電視臺專題部。這次跳槽,不僅意味著轉行,更意味著捨棄。在原來工作的單位,這位年輕的共産黨員曾被告知:“你是我們這裡畫了圈的人。”“什麼叫畫了圈的人?”陳虻問。在從“哈爾濱工業大學分來的10個學生中,有兩個被圈定為部裏的培養對象,你是其中之一”。

  幹部梯隊的格局如此明朗,陳虻只要拾級而上,他的未來便是一片坦途。但他內心的激情和熱血,卻在告訴他:這不是你要的,不是你喜歡的。

  陳虻從小熱愛藝術,骨子裏是個文藝青年。“我特別喜歡電視産業。”聽從內心的召喚,找到自己生命中的最愛,這是陳虻毅然改行的唯一理由。而他不但成功了,而且非常成功。因為在走向理想的這條路上,他從不迷茫。

  到欄目組的頭3年,陳虻沒有具體工作,每天上下班與在航太工業部當團委幹部時的反差猶如天上與地下。他後來説:“當年我幹的工作就叫‘打雜’,主要任務是領肥皂、毛巾,拿報紙,幹雜活兒。誰在外面拍片子磁帶不夠用了,打電話回來,我就扛幾箱磁帶,買張站臺票送過去。誰的錢不夠用了,我就負責跑到郵局寄錢。”

  有心人即便打雜,也不忘學藝。給攝像師扛機器,陳虻説:“趁卸架子的工夫,我瞅一眼取景器的構圖。在晚上別人休息的時候,我偷偷拿錄影機比畫比畫。後來還試著給攝像師出點兒主意,給導演提點兒結構上的建議。”

  在上初中、高中時,老師曾鼓勵大家寫下“我的理想”,比如你想做什麼、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看看10年、20年後有沒有人能夠實現理想;上了大學,老師則很肯定地告訴我們:現實與理想相距很遠,今日所想與明日所成不能等同而論。當時並不服氣,以為很多夢想只要朝著目標去努力,最終都會實現。現在回頭看看,卻早已經記不起當初的“雄心壯志”了。

  陳虻説:“人要學會經常往回看——為什麼呢?我們從小受的教育一直都是站在起點往終點看,上了小學,琢磨著上所好中學;上完中學,琢磨著考所好大學。考完大學,再找個好工作。價值觀都是單向的。我覺得必須再添一個往回看的坐標。”這是為了不迷失自己。

  人生就像一條有著不明顯的弧度和無數岔路口的公路,實現理想的路程並不筆直,甚至還有些崎嶇。許多細小之處影響著你得到的最終結果。多少人因為各種藉口而沒有真正去問自己想要什麼,問了之後又有多少人去付出行動,就如繼續賴床的人想通過一點兒刺激起床,可過了許久,仍躺在床上;又有多少人選擇了隨波逐流,順勢而為或不得不為,而不是一直堅持當初的目標。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視野,在不同的時期也有不同的認識,接著有了轉變。陳虻就是在不斷地轉變,但始終不忘初心,就像是地球無論如何自轉,都始終不變地圍著太陽公轉一樣。陳虻用他最初的堅持,在那麼多年中不斷完善著自己獨有的表達。

  白岩松在序裏寫道:“如果理想只是一瞬的綻放,那麼理想有什麼意義?如果激情只是青春期的一種荷爾蒙,只在多年後痛哭時才知自己有過,那麼激情又有什麼意義?如果在哀痛中,我們不再出發,陳虻的離去又有什麼意義?”陳虻去世,那麼多人都在回憶或悼文。回憶他的人都是新聞傳媒業界的頂級大腕,他們如同悼念導師一樣悼念陳虻,表達了自己從陳虻那裏汲取過營養。一個人如此,要麼絕對優秀,要麼有巨大的精神感召力,足以讓人們去記住他。在資訊時代,我們這一代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都出現了極大的分歧。在這個充滿不確定因素的大環境中,需要用一顆堅定的心去擊敗迷茫與懷疑。書中有好多話都讓我堅信自己所選擇的未來是正確的,也讓我對自己要做的事情有更明確的想法。我告訴自己,看看走過的路,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記為什麼出發。對於今天的選擇,陳虻可以給你一種堅持下去的力量,世界不會因你而不同,但你的世界會因堅持而不同。

  (作者單位:首都機場商貿公司)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