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當代雕塑遭遇冰火兩重天

  • 發佈時間:2014-12-15 05:32:12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收藏大勢

  今年秋拍,北京保利、中國嘉德等幾大拍賣巨頭共同收穫的成交額與去年相比出現縮水,這反映出2014年的國內藝術品拍賣市場在寒冬期繼續回調。在此背景下,作為整個藝術品市場大盤裏的小盤股——雕塑板塊,面臨的市場形勢亦同樣嚴竣。南方日報記者調查發現,一批中老年雕塑藝術家的作品今秋在國內的藝術品拍賣市場上均遭遇高流拍率。

  與國際市場相比,國內的雕塑藝術品一直被認為市場價值被業界嚴重低估。在整個行業深刻回調的大環境下,一些標價本身就比較低的青年藝術家的作品反成黑馬,獲得市場青睞。

  ●南方日報記者 馮善書 實習生 鄭庭瀕

  拍賣

  青年藝術家作品受到市場肯定

  今年以來,一些青年雕塑藝術家的作品市場表現可圈可點。北京保利今年秋拍與雅昌藝術網聯手舉辦的首屆雅昌·保利新勢力青年藝術家評選活動所推送的相關作品專題中,共成交21件作品,落槌價共計127.8萬元,成交價146萬,總成交率52.5%。其中王曉琳雕塑《幻化·和你一起飛翔》,落槌價8.6萬元。實際上,今年秋拍在華藝國際和北京保利上拍的王曉琳作品一共有3件,其中2件成交。

  記者查閱了這幾年在當代藝術市場上非常活躍的另一位青年雕塑家王梁益近年上拍的十幾件作品,發生其作品成交率幾乎達到100%。其中,今年秋拍華藝國際上拍了其兩件作品:漢白玉雕塑《浴》和鑄銅貼金雕塑《兩人的世界》,兩件都成交。

  相比之下,一些中老年藝術家甚至是知名藝術家的作品卻連遭流拍。

  為何兩代雕塑家在拍賣市場上的表現如此迥異,有點像常言所説的冰火兩重天?一位不願具名的拍賣人士對記者分析,造成這一市場分化現象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價格的問題。今年秋拍透露出一個非常明顯的趨勢,凡是單件價格超過10萬元的雕塑作品,均無可避免地遭遇高流拍率,而估價在10萬元以內的反而成交情況比較樂觀。

  據這位匿名人士透露,年輕雕塑家受青睞的原因一方面由於他們的作品目前在市場上的投資門檻還不是很高,普遍單件價格都在10萬元以下,另一方面,藏家也有一個刻板印象,雕塑藝術家在青年時代創作力比較旺盛,雖然名氣不如中老年藝術家,但是他們被選上的作品往往是藝術家親力親為且最得意的作品。加上其未來的成交空間可以無限想像,這對於那些以投資為目的的收藏者來説,顯然是不二選擇。至於中老年藝術家作品在市場上受冷遇,則跟目前整個藝術品市場的大氣候有關,當整個行業都處在深刻回調的階段,那些價位比較高、上拍量又比較大的藝術家作品,自然首當其衝。

  分析

  當代雕塑市場價值被嚴重低估

  在全球藝術品市場上,雕塑作品的市場佔有率一直維持在14%左右,在投資收藏界是無可爭議的重點板塊。

  在國內,雖然整個藝術品拍賣市場的體量曾經一度超越美國,使得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藝術品拍賣市場,即使在行業遭遇全面回調的近三年,中國市場的體量亦一直保持在全球第二的位置。然而,寄生在油畫和當代藝術板塊的雕塑市場卻一直未能達到與國際市場接軌的水準。準確來講,應該是距離國際市場還非常遙遠。何以見得?從這幾年的交易數據即可看出,在交易規模最輝煌的2011年,整個國內藝術品拍賣市場的成交總額約為975億元,其中,可以歸類到雕塑板塊的交易額僅有數千萬元,換算成百分比的話,連千分之一都不到。相比之下,作為主力板塊的中國書畫,市場佔比達六成。即使與佔比在百分之十幾的油畫相比,雕塑亦是九牛中的一毛。近三年來,雖然雕塑板塊的市場有不斷增長的趨勢,但是對整體市場來説,並無本質上的影響。由此可見,雕塑板塊在整個中國藝術品市場的大盤裏,是名符其實的小盤股。

  從單件作品的成交來看,國內與國外的市場情況亦天差地別。在國際上,一些雕塑大師的作品動輒以數千萬美元或英鎊的天價成交,雕塑作品市場價格水準可謂與油畫等其他藝術品旗鼓相當。譬如,國際雕塑大師賈科梅蒂的青銅雕塑作品《行走的人》,在倫敦蘇富比的拍賣會上,就曾經創下6500萬英鎊的天價成交案例,如此輝煌的成就足令國內最頂級的雕塑藝術家側目。

  反觀國內,中央美院教授、AMRC藝術市場分析研究中心主任趙力早前就分析過,從時間線來梳理,中國雕塑分為古代雕塑、近現代雕塑以及當代雕塑。當下藝術市場的逐漸完善以及對於中國文物的保護,古代雕塑已經很難流通,而有很大一部分是不允許進入拍賣市場的。近現代雕塑資源的匱乏也無法在藝術市場中佔有一定穩固的位置,所以當代雕塑就成為挖掘的重點。

  因此,而近幾年的拍賣市場中,能夠送拍的作品九成以上均為當代藝術家的作品。就整個國內雕塑藝術品市場來説,單件作品成交價能夠上百萬元的屈指可數。在全國的油畫領域,曾梵志、吳冠中、趙無極等一批油畫家的作品,在拍賣市場上的成交紀錄,早已超過5000萬元。在國畫領域,一些現當代藝術家的作品亦向億元俱樂部發起攻勢,而在世國畫家裏邊,作品潤格在每平方尺數十萬元的亦已比比皆是。

  為此,上述拍賣人士對記者感慨道,只要是上十萬元一件的作品,基本上就很難賣得動了。與油畫、國畫等藝術形式不同,雕塑的創作週期非常長。創作一件雕塑作品,動輒一兩個月。雖然近幾年收藏界對雕塑藝術有認知的買家越來越大,然而,就目前來説,雕塑藝術的市場發展情況是遠遠無法與油畫和國畫等其他藝術品類相比較的。總體而言,當代雕塑藝術品的價值嚴重被低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