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紫甘薯産業大有可為

  • 發佈時間:2014-12-15 04:32:39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針對紫薯産業發展問題,記者日前採訪了國家甘薯産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國農科院甘薯所所長馬代夫。

  記者:我國甘薯産業發展的現狀如何?

  馬代夫: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種植和生産國,近幾年來,甘薯消費結構繼續向飼用比例減少,鮮食、加工用比例逐漸增加的趨勢發展。總體上看,全國甘薯種植面積仍以澱粉型為主,鮮食用型品種和紫薯品種種植面積明顯擴大。甘薯主産區域內,受龍頭企業和種植大戶的拉動,規模化專業化育苗、大面積組織生産等已成主流,訂單式種植同時受到種植農戶和企業的歡迎,集約化種植面積佔種植總面積的70%左右。

  我國甘薯産業距離發達國家還有一定差距:育成的甘薯品種雖然在産量水準上具有較大優勢,但專用性不強;在栽培技術方面,甘薯生産的全程機械化程度、規模化育苗水準和大田生産的標準化程度都較低;甘薯病蟲害防治中過多地依靠化學農藥,生産成本較高。

  記者:作為甘薯的一個品類,紫甘薯近年來發展如何?

  馬代夫:紫甘薯除含有普通甘薯中大量澱粉、可溶性糖、多種維生素和多種氨基酸外,還含有豐富的具有特殊保健功能的花青素和硒元素,具有通便、防癌、抗衰老、降血壓、防動脈硬化的保健功能。隨著人們保健意識的增強,近年來我國紫甘薯種植、加工發展較快,據我們調查統計,大約佔種植總面積的10%。紫甘薯在食用和加工上更具有優勢,鮮薯和加工産品價格一般可相當於普通甘薯及其加工産品的3到5倍。

  記者:今後,我國甘薯産業發展的方向如何?

  馬代夫:今後,我國甘薯産業發展的主要方向是,種植規模與面積適度擴展,提高單産和種植效益,增加總産和産值,滿足市場和加工業的需求。這就要求我們努力實現甘薯種植全程機械化,提高鮮食優質食用甘薯的種植比例,適度發展食用型和加工型紫薯種植面積,擴大澱粉型甘薯的集約化、標準化種植水準,開發新型甘薯加工産品、提高産品檔次,建立較為完善的流通渠道,探索開發利用沿海灘塗等邊際土地發展生物能源産業的途徑。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