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駐蘇部屬科研院所送成果到淮安

  • 發佈時間:2014-12-14 01:30:27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科技日報訊 (記者張曄)一台機器搞定大蒜生薑洋蔥花生收穫難題、“心靈手巧”的自動採茶機械手、功率大壽命長的新型節能燈……12月10日,一批新奇又實用的技術成果在淮安亮相,14個駐蘇部屬科研院所的20位專家把各自的看家本領一一演説推介。

  據悉,此次産學研對接是江蘇省部屬科研院所聯合會響應江蘇省委、省政府提出加快科技資源向蘇北積聚的系列活動之一。來自南京、蘇州、無錫、常州、揚州、連雲港等地的駐蘇部屬科研院所的專家,帶著環境保護、生態資源綜合利用、電子資訊及儀器儀錶研發、農業機械、野生植物綜合利用、水産養殖等領域的尖端技術成果向淮安市企業進行推介。

  淮安地處蘇北老區,經濟基礎相對薄弱,科教資源不發達,但是後發優勢明顯。近年來,該市積極打造“4+2”優勢特色現代産業體系,即四大主導産業:鹽化新材料、特鋼、電子資訊、食品,以及兩大戰略性新興産業: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2014年1—10月,四大主導産業實現産值2563.2億元,佔規模以上工業産值比重達55.3%;兩大戰略性新興産業,預計今年實現産值同比增長30%以上。同時,今年1—9月份,淮安市實現地區生産總值1665.99億元,同比增長11%,增速高居全省第一。

  産業迅速發展,加快了淮安市尋求創新資源的步伐。截至目前,該市已先後與21家高等院校簽訂全面合作協議。同時,該市也把合作目光瞄準擁有行業尖端研發能力的部屬科研院所。據江蘇省部屬科研院所聯合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鳳穗介紹,他們把駐江蘇的近50家部屬科研院所聯合起來,組建了一支“科研航母聯合艦隊”,常年為江蘇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先後與南京、無錫、鹽城、宿遷等地的科技部門和企業開展聯合承擔重大科研項目、實施關鍵共性技術攻關,加快推進科研成果在江蘇“落地開花”,取得了良好的經濟社會效益。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