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7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東南大學攻克混凝土“癌症”頑疾

  • 發佈時間:2014-12-14 01:30:26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科技日報訊 (實習生陳佳佳 記者張曄)大體積混凝土裂縫素來被認為是施工中無法避免的“癌症”,如今這一頑疾早已被東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攻克。這是記者從12月6日該院30週年院慶暨材料學科辦學86週年慶典上獲悉的。

  “三峽三期工程600萬立方米大體積混凝土,從2006年完工至今未發現裂縫,被稱為世界建壩史上的奇跡。”東南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繆昌文感概。混凝土是房屋和工程建設中不可缺少的結構材料。過去,人們總認為,混凝土大壩不開裂是不可能的,甚至有“無壩不裂”的行話。

  東大材料學院的研究團隊不僅攻克了混凝土行業的“癌症”,還深入進行了嚴酷和複雜環境下材料的應用研究。“比如剛剛通車不久的蘭新鐵路,西北天干風大,混凝土失水太快,一邊澆一邊就開裂了。後來我們發明瞭一種材料,邊澆邊噴,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了一層肉眼看不到的分子膜,解決了長期困擾西部工程建設的缺水開裂隱患。”繆昌文説,“別看混凝土大塊頭,要從本質上解決它的開裂滲水問題,還得從微觀結構上著手增強耐久性,全面考慮無機和有機材料的結合。”

  東南大學參與了國家多項重大基礎工程項目,取得了一批高水準的混凝土材料應用科研成果。2007年建成的蘇通大橋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斜拉索橋,採用減水劑製備的具有高抗裂和高抗疲勞性能的鋼纖維混凝土,在索塔上實現混凝土一次性泵壓306米高,由國際上的100多米提高到300多米。為將高鐵平整度差異控制在1毫米以內,繆昌文帶領他的科研團隊幫助京滬高鐵解決了砂漿填料技術難題,使高鐵列車開起來更順暢。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