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穿戴式智慧設備走下“神壇”

  • 發佈時間:2014-12-13 06:29:20  來源:長春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當谷歌聯合創始人塞爾吉·布林在2012年谷歌開發者大會上,拿出那副神奇的眼鏡時,全場一片驚呼。從智慧眼鏡到智慧腕錶,從智慧手環到智慧項圈……以谷歌眼鏡為代表的一批穿戴式智慧設備已經從幻想走進現實,以往電影裏那些令人匪夷所思的高科技設備已不再遙遠,變得可以觸及,這一類全新智慧設備帶給人們的體驗無疑是神奇和震撼的。

  成為智慧終端産業新熱點

  如果你經常關注科技、數位領域,就會發現“可穿戴設備”這個名詞出現的頻率幾乎與“智慧手機”平起平坐。在智慧手機市場增量趨於飽和的前提下,智慧手機的創新空間也隨之逐步收窄,穿戴式智慧設備順理成章成為智慧終端産業的新熱點。

  早在十多年前,我們便在一些科技刊物及科技展覽上見到了穿戴式智慧設備的設計概念及雛形,只不過或因技術水準或因成本過高,穿戴式智慧設備一直處於高高在上的狀態。2012年,谷歌眼鏡的問世颳起了一場關於穿戴式智慧設備的颶風。從此,穿戴式智慧設備開始走下神壇進入民用領域。2013年,亞馬遜、蘋果、Facebook、微軟等各路科技巨頭企業紛紛進軍穿戴式智慧設備研發,爭取在新一輪技術革命中分一杯羹。

  各種調查公佈的相關數據、高頻率的亮相,讓穿戴式智慧設備幾乎被視為下一個“智慧手機”,就連時尚業也蠢蠢欲動,似乎使它同時成為下一個消費領域“寵兒”。但很明顯,觀察一下你周圍的朋友,有多少人佩戴了智慧手錶?又有多少人戴著智慧手環呢?

  三星智慧手錶就是一個典型例子,雖然已經擁有多款機型在售,但大部分三星手機用戶並沒有像追隨“手機”那樣隨之跟進。長春百腦匯三星專賣店工作人員表示,伴隨著手機一同上市的三星智慧手錶並沒有受熱捧,上市一個月,整個賣場僅售出2隻手錶,與購買手機用戶相比,比例幾乎達到了2000比1。其餘各種品牌的智慧手錶、智慧珠寶也處於同樣尷尬境地。就目前來看,唯一頗具賣相且較受歡迎的便是各種健身運動腕帶,它可以詳細記載用戶健身運動的相關數據,給用戶提供參考。受歡迎的根本原因還在於它更具實用性,但也不排除部分用戶只是圖新鮮。

  據業內人士分析,穿戴式智慧設備應用前景廣闊,現階段消費“遇冷”主要是由於設備關鍵技術尚未得到完全突破,産品服務圈尚未建立等原因所致。

  將改變現代人生活方式

  據相關數據分析,到2016年,全球穿戴式智慧設備市場的規模將達到60億美元。世界知名公司普遍相信,在未來三到五年後,這一領域將創造出不菲收入。

  有關專家表示,雖然目前的産品形態、銷售都不甚理想,但並不代表穿戴式智慧設備沒有未來。事實上,智慧手機等已普及的數位産品,無一不經過長久的發展和持續炒作,最終才在技術、平臺逐漸完善後開始普及。

  蘋果的Apple Watch也許是可穿戴設備發展的轉捩點。或許它不如iPhone那麼驚人,但至少蘋果的名氣足以讓普通人開始了解“智慧手錶”這一名詞。只要保持産品不斷更新、新技術不斷被採用並且持續在市場發酵,相信其普及之時指日可待。

  現階段難成生活必需品

  據今年“雙十一”數據顯示,相比其他數位産品,穿戴式智慧設備更不容易讓消費者買賬。分析人士指出,可穿戴市場遇冷除了和炒作、山寨有關,根本原因還是在産品本身。市場上推出的可穿戴産品在現階段還不能成為消費者生活必需品,“買不到,體驗差,不會用”等問題成為抑制市場發展的因素。

  記者日前走訪了我市部分銷售數位産品店面,店主們紛紛表示,“智慧手錶”類的普通型穿戴式智慧設備雖然價格比較親民,但功能上並不足以吸引消費者前來購買。而功能上具有較大吸引力的穿戴式智慧設備,昂貴的價格又使許多消費者望而卻步。除此之外,無現貨、難購買,也使很多消費者最終放棄購買念頭。以谷歌眼鏡為例,一萬餘元的價格,加上實體店裏根本沒有現貨,可預訂的店舖又少之又少,即便預訂到至少也要等上1個月時間。

  事實上,市面上多數的穿戴式智慧設備並沒有達到消費者的“理想效果”。記者隨機採訪的部分消費者表示,許多可穿戴設備的功能都太普通,沒有吸引人的“亮點”,也不像“智慧手機”那樣成為生活必需品。加上一些可穿戴設備的設計並不足夠吸引人,外形上缺乏創新和時尚感,也使那些追求新潮的消費者無購買慾望。

  儘管目前市場數據難以令人樂觀,但部分産品仍然具有較大市場空間。有關專家分析認為,有兩類穿戴式智慧設備的前景值得期待:除了生活應用類穿戴式智慧設備外,專業或特種領域的可穿戴設備也同時具有較大潛力。比如在一些工廠或者是手術室中,存在大量需要進行穿戴式智慧設備作業的應用場景,這些需求會為穿戴式智慧設備的市場帶來新契機。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