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雷劇無下限,誰能管一管?

  • 發佈時間:2014-12-13 01:31:13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文·楊 雪

  上周,自醞釀期就一直淹沒在口水中的“于正版”《神雕俠侶》終於開播。雖然一直以來對該圈子的出品都是自動遮罩的,但作為一個資深金庸迷加TVB迷,人類該死的好奇心還是驅使我以快進的方式“窺視”了一二,得見“小籠包”真容——小龍女可是以金老爺子的夢中情人為原型而塑造的啊,豈容他這般踐踏?待我深呼吸,心平氣和一些——如果不這麼做,以下內容分分鐘變人身攻擊。

  他志不在金庸、不在武俠,而在市場和利益。他根本無視科學合理想像基礎之上的上乘武學,只需要視覺上刺激的打鬥場面吸引眼球;他不尊重俠義心兒女情,就算亂點鴛鴦譜也要編造曖昧橋段做足噱頭;他不怕觀眾吐槽,反而能夠藉以炒作賺收視。反正一路走來,東方不敗都變成了女人,他依然在謾罵聲中屹立不倒。

  當然他這次招惹了不小的麻煩,也在上周,瓊瑤阿姨起訴于正等人侵害著作權案終於開庭審理。我不是瓊瑤迷,但“咆哮體”《梅花烙》在兒時就如烙印般在少年心中留下一跡,所以不論人情法理都旗幟鮮明支援瓊瑤。不過據知情人士透露,這位大神編劇曾説過“抄襲只要不超過20%,比如你把20集戲全抄了但只要擴充到100集法院就不會追究”,著實讓人背後冒冷汗。

  這些年,廣告商是電視臺的爺,收視率是廣告商的爺,影視劇就成了收視率孫子的孫子。也許對於于正來説,什麼品質,什麼名譽,什麼口碑都是浮雲,賺錢才是幹貨。而對於大部分在影視圈吃這口飯的人來説也都一樣,一切以市場的意志為轉移。令人不解的是,市場定位從什麼時候起淪為了現在這個雷劇當道,“民不聊生”的樣子?

  這一端,通俗文化如遭到詛咒一般,跌入不見底的深淵;而那一端,高雅藝術也不知何時何故被貼上“讓大眾看不懂”的標簽。也許不滿于工匠身份的藝術家更熱衷於哲學,卻又不是每個人都有足夠的修為,思想的深度和廣度往往難以與作品相匹配,反而讓觀眾背上“看不懂”的黑鍋。其實最無辜的是觀眾,在仰視“看不懂的高雅”而自嘆“無知”和鄙視“腦殘通俗”並能評論一二之間,幾乎沒有選擇權。

  多麼懷念小時候,影視作品並不豐富,卻大部分對得起觀眾。題材不論嚴肅還是奇幻,言情還是幽默,都能在一個大眾所認同的大致框架裏。雖然當時技術條件有限,在今天看來製作並不精良,畫面也乏唯美,但仍然能被包括編劇、演員、製作在內的一些細節打動。現在想想,那時的影視劇對自己的人格塑造多少有些影響。而今,很難再從影視作品中看到基本的誠意,或者一種立足於影視製作工作的職業操守。當然不喜歡可以不看,但這些雷劇依然會熱播,並無下限這麼發展下去。那麼今後的青少年,怎能培養正確的審美和價值觀?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