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成品油消費稅連續調整為哪般

  • 發佈時間:2014-12-12 23:5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崔文苑  責任編輯:羅伯特

  繼11月29日起今年首次上調成品油消費稅後,12日成品油消費稅再次提高。政策調整針對成品油消費稅,適當提高汽油、柴油以及石腦油、溶劑油、潤滑油、燃料油、航空煤油消費稅。此次稅率調整會否造成油價上漲?為何今年年內連續兩次調整成品油消費稅稅率?對我國産業發展會産生什麼樣的影響?帶著這些熱點問題,《經濟日報》記者採訪了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稅務總局有關負責人,以及財稅專家。

  油價會否上漲

  對於此次成品油消費稅調整,不少人擔憂,會否帶動油價上漲。對此,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政策調整的特點,就是提稅與降價同步,起到對衝作用。

  目前,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下滑,帶動國內成品油處於降價通道,近期有望出現2013年以來最大跌幅。12日晚間,國家發展改革委發佈消息稱,將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降低170元和400元,測算到零售價格90號汽油和0號柴油每升分別降低0.13元和0.34元,調價執行時間為12月12日24時。這與成品油消費稅調整保持一致,“對衝”後,汽油成本約小幅上升0.15元/升、柴油成本還下降了約0.18元/升。因而,財政部稅政司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正處於成品油消費稅政策調整較為適宜的窗口期。選擇將政策調整放在這個時間段,是因為降價會對衝提稅造成的成本上升,這主要是考慮社會承受能力。

  不過,也有人提出疑問,在降價的時候出現提稅的行為,是否意味著價稅是聯動的?換言之,以後油價上漲後,稅率會否隨之降低。對此,中國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接受記者採訪時説,“這並不意味著價格和稅率‘掛鉤’,二者並不存在實質性的關聯。”這兩次成品油消費稅調整,並不是規律性的價稅聯動。

  為何連續調整

  “調整成品油消費稅要考慮兩個因素,一是百姓承受能力,二是對環境治理的促進作用。”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劉尚希認為,合適的稅率,就是在這兩者之間找到平衡點。

  我國消費稅不是普遍徵收,僅是面對部分高耗能、高污染、高消費的消費品徵收。從成品油消費稅稅負水準來看,我國處於國際中等偏低水準,不利於引導企業和居民節約利用石油資源、減少大氣污染物排放。目前霧霾等環境問題頻發下,連續調節成品油消費稅,是借助有利的窗口期,逐步完善這一稅種的調整功能。

  但劉尚希同時表示,這種調整對能源消費的影響不是立竿見影,而是潛移默化的。“百姓會在‘APEC藍’與開車出行成本之間做出權衡,企業若過度消耗石油資源,其付出的成本相應也會越高。”他説。

  事實上,通過適當調整成品油消費稅稅率來抑制能源過度消費,是國際上普遍採用的做法。“和其他國家一樣,我國汽油、柴油徵稅的方式都是從量計徵,因而發揮其杠桿作用時,大多也都是通過稅率的適當調整來實現。”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白景明告訴記者,從量計徵有一個好處,就是根據消耗量來徵稅,能夠發揮抑制過度消耗資源的功用。

  是否重復徵稅

  對於成品油消費稅改革清費利稅情況,社會比較關心。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有關負責人表示,2009年成品油消費稅改革實施後,在全國範圍內統一取消了公路養路費、航道養護費、公路運輸管理費、公路客運附加費、水路運輸管理費、水運可獲運附加費。同時,逐步有序取消政府還貸二級公路收費。

  “高速公路收費等其他道路交通收費,不屬於被2009年成品油消費稅提高稅額替代的收費,因此與成品油消費稅不存在重復徵收的問題。”兩部門有關負責人表示。

  此外,有人會提出疑問,政策調整有的會在發佈一個月後實施,給社會充分的心理預期,為何成品油消費稅是發佈後立即執行?施正文認為,消費稅等與市場關聯度較大,如果間隔時間較長,可能會失去應有的杠桿調節作用。

  後續影響幾何

  成品油消費稅稅率連續調整,會對産業佈局造成什麼樣的影響?白景明認為,調整不會對我國産業結構佈局産生明顯影響,但石化行業、交通運輸與汽車製造業或短期面臨壓力,同時新能源汽車等産業將獲發展機遇。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去年10月至今年10月,交通運輸行業的累積貨運量為3539431萬噸,同比增長7.3%。2014年前3季度營收和凈利潤增長分別為9.6%和17%。這一處於良好成長狀態的行業會否受到影響?

  白景明説,雖然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交通運輸油耗成本的上升,但在目前油價下跌的時期,實際成本支出還可能出現下降。同時,財政部財科所所長劉尚希也認為,“提高稅率主要目的不是為了多徵稅,而是更多從促進節能減排和環境治理等方面考慮。耗能大、排氣量大的車主多交稅,耗能小、排氣量小的車主少交稅。”

  而對於石油開採、銷售行業企業來説,白景明認為,沒有直接影響。“如果説有影響,就是消費者需求縮減,傳導給生産部門,這是一個長期的調整過程。”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轉型,國家已從多方面多舉措部署開展節能減排工作,一方面抑制石油資源消耗,另一方面鼓勵新能源産業發展。比如,在國家新一輪財稅補貼政策的密集扶持下,新能源汽車將得到迅速發展,汽車製造業亦將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

  財政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提高成品油消費稅後,新增的收入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繼續納入一般公共預算統籌安排,用於治理環境污染、應對氣候變化、促進能源節約利用、鼓勵新能源汽車發展等方面,不斷改善人民生活環境。(經濟日報記者 崔文苑)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