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未來人居新趨勢論壇:為房地産可持續發展注入綠色能量

  • 發佈時間:2014-12-12 12:57:00  來源:光明網  作者:魯元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房地産業已進入住宅與商業、旅遊、休閒、産業地産、養老地産等業態多元化協同發展的新階段。”中國房地産行業協會副會長、秘書長苗樂如12月3日在“智慧、舒適、安心---未來人居新趨勢”主題論壇上表示,房地産業已進入了住宅産業化和綠色、低碳、節能、環保、生態環境建設要求下的開發、施工、使用、管理的新階段。在房地産行業步入深度調整期的時候,房地産企業如何打造核心競爭力;在大城市出現空氣污染、堵車等城市病的時候,城鎮化該如何定位?在此背景下,由人民網主辦、東芝集團協辦的“智慧、舒適、安心---未來人居新趨勢”主題論壇于12月3日在北京舉辦。來自住建部、國土部等多部門的政府官員、節能顧問專家以及綠地地産的領軍企業代表人物近200余人參加了會議。

  苗樂如表示,今年,全國的房地産市場進入了一個盤整期,不過現在“市場盤整呈觸底趨穩緩慢回暖的態勢”。“之所以稱之為盤整期而非調整期,理由有三。一是這次盤整並無中央政府調控的明令要求,二是國內外經濟未發生惡性金融危機等這樣的情況,三是面對住宅庫存持續增長的壓力,這是市場的自覺的選擇。”苗樂如進一步解釋説,房地産行業將告別或者説將逐步告別新建住房主導市場,轉而進入存量住房主導下租售並舉的市場的發展新階段,也將告別蓋房子不愁賣的階段,將進入質優價好的理性競爭的新階段。

  與苗樂如的判斷類似,今年的房地産市場帶給萬科集團高級副總裁毛大慶的直覺是,今年以來已經越來越少有人感興趣去主動談房地産形勢和房價,而是越來越多關注人居品質以及房地産行業的轉型問題。 “這是個很有意思且很好的現象,因為這標誌著其實房地産行業在向有品質地增長這個方向發展和變化。”毛大慶則以萬科為例,通過介紹萬科的三好人居的概念給出了其對理想的人居環境的表達,其中包括好房子的設計和營造,好服務的提供與維護,好社區的倡導和堅持。

  “居住環境的質樸內涵恐怕是在社區裏。”毛大慶説,在做好社區方面,萬科希望通過社區配套服務、建造鄰里交往資訊溝通平臺的同時,更希望鼓勵構建鄰里互信、建立守望相助的新型的鄰里關係,促進城市人居回歸真實、樸素的睦鄰而居的優良傳統。

  毛大慶進一步介紹説,在萬科30歲到來之時,萬科給自己做了重新的定位,也就是率先提出了要做優秀卓越的城市配套服務商。

  “萬科致力於為客戶提供專業、集約、主動的服務,讓處於不同生命週期的個體得到主動的尊重與關懷,專業的客戶服務,全新的物業服務和全系統的社區配套服務,希望能夠幫助解決居民日常的衣食住行、教育、醫療等一系列的問題,增加客戶的生活便利和舒適性。”毛大慶説,房地産的白銀時代要求精細化的運營,傳統核心業務住宅還有較大市場前提下,對於不動産的經營,國內的房地産業還處在非常初級的狀態,為未來人居提供健康豐盛的生活環境的城市配套服務商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中國房地産行業也將向著更高級別的方式去邁進。

  人民網副總裁官建文表示,房地産行業上下游産業鏈涉及數十個行業,為社會民生、經濟發展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不過,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結構的調整,房地産行業步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此時,如何更綠色、更低碳、更舒適和智慧的居住,即是‘白銀時代’房地産面臨的挑戰,也是發展的機遇,更是美好生活的希望所在。”官建文説,“現在應該為房地産行業未來的可持續發展注入綠色的能量。”

  當代置業(中國)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首席技術官陳音認為,如何讓節能技術變成開發商甚至變成消費者自願自覺的行動,將是一個非常龐大的課題。"綠色建築、建築節能不能被中國所有的消費者接受,把政府的政策變為自覺的行動,這是大家一起要努力的事情。"陳音在論壇上這樣表達他的期待。

  住房與城鄉建設部建築節能與科技司巡視員武涌則指出,目前我國建築節能和綠色建築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五個體系,社會發展也正面臨四大趨勢,即新型工業化、農業現代化、資訊化、新型城鎮化。而新型城鎮化也是承載前三個趨勢的最大的一個趨勢之一,建築節能被認為是新型城鎮化的關鍵之道。

  “節制和效率,這是解決人居環境問題的兩個關鍵詞。”旭輝地産北京公司總經理孔鵬在提到人居環境時如此説到,“其實人和環境在適配過程中經常是一個先超配再減配的過程,就是先污染環境,先破壞環境,到最後發現無法承載再倒退回來,所以我們對環境要做有節制的目標設計。另外解決環境問題最根本的是提升效率,我們在現有資源投入情況下,在現有的資源佔有下如何提升資源效率。現在大數據、網際網路思維,其實提供了這樣一個機會。”

  另外,北京房地産協會秘書長陳志一針見血地指出,綠色節能建築能不能夠讓社會接受,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的成本。“在建築節能、綠色環保等角度,政府其實做了很多的努力和推動,但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誰來承擔成本的問題。”陳志説,“綠建有三個核心點,一個叫做效率,一個叫品質,還有一個是成本。效率、品質都可以要求,成本變為讓消費者承擔,這是我們需要面對的。”

  "綠建産品在開發商投入上確實增加了許多成本。"金融街控股副總經理王志剛坦承,但是開發商應該關注客戶對建築的品質最關注的內容。“其實在環保節能上,很多客戶很在意,特別是一些成長型的企業,或者經常加班的企業,可能在意這些能源的消耗,在這方面我們在能源消耗上降低一些他們使用的成本,包括在健康舒適節能方面。”王志剛説,因此開發商在關注點上增加一些資金的投入也是非常值得的。

  “今年以來,萬科、綠地、恒大、中信等眾多領軍房地産企業,已經提出了由開發商轉向城市配套服務商的理念,注重城市社區街區的服務,延伸樓宇經濟和物業管理的價值鏈,引領房地産企業從單一的住宅或其他建設産品的開發生産商,演變成城市配套服務商、社區街區綜合服務商。”苗樂如指出,“未來建築的綠色發展趨勢以及低碳節能新技術的行業主題,也是緊抓時代的脈搏。”

  本次論壇協辦方東芝中國總代表豐原正恭表示,當今中國社會發展非常迅速,但同時也逐漸開始面臨全球變暖、大氣污染、老齡化等等課題。東芝集團未來希望可以為中國社會面臨的課題提出更好的解決方案,未來也會針對中國市場提供更多行業的各類低碳節能産品。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