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做好養老規劃 讓退休生活不差錢

  • 發佈時間:2014-12-12 12:31:23  來源:生活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讀者常女士:我今年26歲,上班兩年了,工作還算穩定,每月工資4000元左右,也沒車房壓力。但是我最近看到一組數據説,退休20年養老要花300多萬元。這讓我簡直“鴨梨山大”!請問,現在我該怎麼做,才能讓我的晚年活得舒坦一點呢?

  支招

  明確退休後的生活開支

  如果將常女士的退休年齡設定為55歲,常女士則有29年資本積累的時間。

  因此,理財專家建議常女士,目前可以依據自身的經濟狀況,在綜合考慮家庭收入和支出的情況下,對自己退休後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品質進行恰當的評估和合理的安排。然後設定一個切合實際的個人退休計劃,這份計劃對退休生活的期望應盡可能詳細,並根據各個條目列出大致需要的費用,以此來估算個人退休後的生活成本。在對自己退休以後想過的生活有了清晰的認識之後,我們再考慮自身已經準備了多少養老金,這些退休金能否滿足自己設想的退休生活。

  方法

  積攢養老金

  社保養老金保險:目前每月由企業和個人按照一定比例(企業繳10%,個人繳8%)繳納的養老保險,實際繳費年限滿15年以上的,等到職工退休後,就按月領取養老金。根據最新的養老金計算辦法,職工退休時的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如果以常女士目前的月工資以及繳存金額估算,常女士繳納29年社保退休後,每個月可得到2600元左右的養老金(以現行情況估算,未來隨工資水準提高,每月養老金要大於該金額)。

  購買商業保險:退休後面臨固定生活開支和醫療保健開支兩方面,養老金應儘早籌備。我國養老金替代率低於國際警戒線的50%,即退休後養老金不足原工資的一半,可以考慮購買一定的商業養老保險,彌補退休後的收入差,保證生活品質不下降。

  自籌養老金:自籌退休金主要是積蓄投資,使有限資金髮揮更大效用,可以選擇市場上合適的投資工具。

  以基金定投為例,首先建議充分配置銀行或權益類風險適當、預期回報較高的産品。可將現有剩餘資金以4:3:3的方式,分配在定期保本理財産品、偏債型基金及股票型基金中,另外每年可以再補充。另外,增加每月500元定投,建議60%投資偏股型基金定投,40%黃金(1223.50, -5.90, -0.48%)定投。

  小貼士

  商業養老保險如何選?

  商業養老保險是以獲得養老金為主要目的的長期人身險,到底該如何選擇商業養老保險才最有保障呢?以下三大訣竅請您記牢。

  訣竅1:安全穩健是王道

  養老其實包含了很多方面,比如父母面臨的各種意外風險、醫療費用和日常生活開支等。因此,在選擇商業養老保險時,首先要考慮的是安全穩健,其次才是保值增值。對於老人來説,最重要的是通過定期穩定的收益來維持日常開銷,並有一定的儲蓄可以應對風險。

  訣竅2:保障全面有必要

  隨著父母年齡的增長和身體機能的退化,面臨的最大風險主要來自於疾病和意外傷害。隨之産生的醫療費用,則很可能會吞噬掉父母的養老金,破壞他們的養老規劃。所以,全面的保障是購買商業養老保險時要考慮的重要因素。具體而言,建議大家在購買商業養老保險時,可選擇相應的附加險或進行産品組合,從而規避重大疾病和意外傷害帶來的風險。

  訣竅3:養老投入量力行

  雖然商業養老保險是養老規劃必不可少的重要一項,但卻也並不是投入得越多越好。保險專家建議,為父母投保要結闔家庭的實際情況,量力而行。如果養老投入過高,可能會影響家庭日常支出,甚至産生無力續保的情況,這就與“養老防老”的投保初衷背道而馳了。

  提醒

  養老投資結合風險能力進行

  理財師建議,在養老規劃的投資工具選擇上,每個人根據資金使用情況和風險承受能力的不同會有多種資産配置組合。投資者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合理的搭配,並獲得一定的收益。

  對於性格保守、安全感需求高的投資者來説,可以選擇低風險的投資工具;對於有一定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者則可以在專業理財師的指導下進行高風險的投資工具的配置,來滿足高品質的生活支出。據《河北青年報》

  退休,是每個上班族遲早都要面臨的問題。如何縮短退休前後生活品質的差異?如何讓晚年安逸自在呢?上班族們,趕快制定一個養老規劃吧,從現在開始積攢退休金,為以後的生活打下夯實的基礎。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