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極目西海岸:青島再燃藍色“勁動力”

  • 發佈時間:2014-12-12 01:31:22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初冬的青島,一個自海洋科技孕育出的自主創新領航區、深遠海開發戰略保障基地、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海洋經濟國際合作先導區、陸海統籌發展試驗區,成為全球矚目的新明珠——

  我國第一個海洋科學綜合考察基地和多學科交叉與技術整合的開放型研究中心——中科院海洋所西海岸基地落戶這裡;

  擁有青島—惠普軟體全球大數據應用研究及産業示範基地,成為惠普軟體在中國唯一佈局全球大數據應用研究及産業示範基地;

  擁有全球最大的海藻生物製品研發與生産基地——明月海藻集團榮獲國家863計劃成果産業化基地、國家海洋科研中心産業化示範基地;

  擁有中國最大的微生態製劑研發生産基地——青島東海藥業有限公司先後申請國內外微生態新藥發明專利30余項,14項已獲授權,其中獲美國專利授權2項,這些專利的獲得為企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首批國家級船舶出口基地和新型工業化産業示範基地——“海西灣船舶與海洋工程産業基地”在這裡崛起。

  憑風借力,振翅高,青島西海岸新區書寫出大青島改革創新發展的新願景。

   擔當使命, 打造“四區一基地”

  青島開發區、青島新技術産業開發試驗區發揮和放大青島海洋科研和産業基礎優勢,建設海洋科技自主創新領航區;

  董家口迴圈經濟區及海西灣、南港區承接深遠海開發戰略保障功能,依託董家口港,發揮國家原油戰略儲備基地和全國重要的戰略物資轉机基地優勢,建設國家陸基綜合保障平臺;

  古鎮口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承接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功能,形成特色鮮明、充滿活力的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新模式;

  前灣保稅港區和中德生態園承接海洋經濟國際合作先導功能,構築我國參與全球海洋開發合作示範平臺;

  陸海統籌發展試驗區則由新區各大功能區全面承接,重點圍繞統籌陸海規劃、統籌陸海産業佈局、統籌陸海資源要素配置、統籌陸海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統籌陸海生態環境保護、統籌近岸開發和深遠海空間拓展等“六個統籌”,開展全國陸海統籌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創新陸海統籌一體化發展機;

  “一核雙港、九區聯動;生態基底、軸帶貫通;組群發展、産城相融”。這是青島西海岸新區優化形成的空間佈局。青島市委常委、副市長、青島西海岸新區工委書記、黃島區委書記王建祥表示,發揮青島前灣保稅港區、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青島董家口迴圈經濟區、青島國際經濟合作區、青島古鎮口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青島靈山灣影視文化産業區、青島西海岸國際旅遊度假區、青島(膠南)新技術産業開發試驗區、現代農業示範區等“九大功能區”主體、主導作用,全力打造“四區一基地”,推進功能區聯動發展,支撐帶動全域發展。

  九大功能區是青島西海岸新區項目建設的主戰場,隨著今年第二季度“百日會戰”號角的吹響,各功能區在青島西海岸新區這片熱土上比武、賽馬,引進和推進的項目亮點多多。

  山東LNG一期工程,總投資106億元,計劃年內投産,現已完成整體施工的96%,建設規模為年接轉LNG 300萬噸。“德國中小企業促進平臺”重點引進新能源裝備及其配套、高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三大主導産業為主的相關産業。青鋼環保搬遷項目、靈山灣影視文化産業區、惠普軟體全球大數據應用研究及産業示範基地項目等重點項目建設熱火朝天。

  深化改革,創造一流投資創業軟環境

  向改革要紅利,向創新要動力。青島西海岸新區全面深化改革正在蹄疾步穩的征途之中,真刀真槍抓改革,在破舊立新增活力上實現更大突破。

  為推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黃島區工商局探索“一口受理、審核、發證”的行政審批流程。9月1日實施改革以來,新增市場主體8015家,其中企業1203家,個體工商戶6812戶,分別同比增長299.75%、55.6%、452.9%,各類市場主體呈“井噴式”發展。

  國家發改委發佈的《青島西海岸新區總體方案》賦予了新區數十項試點、示範、試驗和政策優惠,為新區體制機制創新提供了廣闊空間。

  如何使這些政策利好更好地服務新區發展?青島西海岸新區給出了響亮的回答!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從今年8月以來,一場涉及工商、城建、國土、稅務等10余個部門的“社會投資類項目行政審批改革”,正在青島西海岸新區如火如荼的進行。青島西海岸新區管委會主任、區長萬建忠認為,此次改革以取消所有“前置審批”為核心,行政管理由事前審批向事中事後監管轉變,取消的審批事項約佔總量的50%,著眼于構建市場化、法治化、與國際接軌的營商環境。

  改革收效顯著:社會投資類建築工程項目取消招投標,實行備案制管理,為企業省時30天;施工許可證審批由18項縮減為4項,發證由15天縮短為3天……

  先行先試,不僅涉及政策的便利化,更是對政府職能、人事制度大刀闊斧的改革。正在中德生態園施行的“職員化管理”模式,成為青島西海岸新區人事制度改革的突破口。“去行政化”的職員化管理徹底打破了鐵飯碗, 以“能力和業績”作為晉陞和獎勵的衡量標準的制度,激發了園區職員幹事創業的活力。“職員化管理”模式將在青島西海岸新區各大功能區全面推開。

  在青島開發區實行大部門制機構設置;在西海岸國際旅遊度假區推行市場運營發展方式;在董家口迴圈經濟區、新技術産業開發試驗區,試行“理事會—管理局”雙層管理體制……“改革”的全面發力,為新區發展開拓了更為廣闊的舞臺,也創造著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改革創新,敢為天下先,正成為青島西海岸新區揚帆遠航的不竭動力!

  藍色引領,構造海洋強國産業之基

  日前,青島東海藥業有限公司依託企業微生態技術中心,開發出緩解骨關節炎和骨質疏鬆症的海洋功能食品,食品取自蝦、蟹等殼類海洋生物,大大提高了原材料的附加值。預計投産後可實現年銷售收入5億元。

  海洋生物醫藥是青島西海岸新區重點培育的十大新興産業之一。目前,全區形成了以海洋生物精深加工、海洋功能食品、海洋生物醫用材料、海洋生物農用製品、海洋化粧品為主的産業體系。2013年,新區海洋生物醫藥産業實現産值54.1億元,佔青島市的68.9%,佔全國的8.8%。

  入列“國家隊”,迎來新機遇,青島西海岸新區正在加快科技創新和海洋經濟轉型升級步伐,築牢産業之基,正從激烈的競爭中領先全國,走向世界!

  近日,中科院海洋所海洋科學考察船專用碼頭——中科院海洋所西海岸基地建設項目,主體工程全部完成,預計2014年底正式投入使用。

  美麗寧靜的齋堂島水深流闊,具備獨特的海洋能技術試驗條件。“組合型振蕩浮子波能發電裝置”的成功投放,讓這個小島備受國內外關注,也為“海洋能技術實驗基地”積累了技術經驗。

  以東海藥業、明月集團、聚大洋集團等為代表的“海洋生物産業集聚區”,將圍繞海洋生物精深加工産業領域,打造“232”億級規模産業,即兩個百億級産業、三個十億級産業、兩個億級産業,並完善與産業配套的服務體系。

  依託得天獨厚的區位、資源優勢,通過組團式、科技化、産業化發展,以“海洋能技術實驗基地”“海洋生物産業集聚區”“海洋工程産業基地”等“十大特色園區”為依託,青島西海岸新區啟動建設國際海洋人才港、國家海洋資訊港、國際海洋産權交易中心三大要素平臺,增創新區發展優勢。今年産業類項目新開工94個,新竣工投産51個,新簽約42個,總投資785億元。實施了107個工業轉型升級和51個技術改造重點項目,預計新增産值1301億元。

  如今,青島西海岸新區正以敢為人先的精神,改革創新,努力實現實施海洋戰略、率先藍色跨越、建設美麗新區的“藍色之夢”。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