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日華媒:日本消費者與政府合力建“食品安全大國”

  • 發佈時間:2014-12-11 11:32: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網12月11日電 日本被認為是“食品安全大國”。日本新華僑報網11日刊文分析,指出,日本在成為“食品安全大國”的背後,也有著血淋淋的慘痛教訓。另一方面,消費者聯合力量堅持維權,政府不推卸責任轉移視線,防患于未然,都是日本能成為食品安全大國的主要因素。

  文章指出,20世紀50年代,日本發生了森永毒奶粉事件,造成23名兒童死亡,1463名兒童中毒。由於當時的日本還沒有健全的保護消費者的法律,受害兒童的父母們只好自發組成“全國森永牛奶被害者同盟協會”,持續抗爭十多年,終於令乳製品巨頭森永低頭,正式向消費者道歉,並承諾永久救助,出資成立救助受害者組織——“光協會”,在過去的40年間,森永已經累計支付出400多億日元。

  以森永毒牛奶案為契機,日本社會開始全面強化食品安全管理。1957年,日本政府大幅修改食品衛生法,強化了對食品添加物的有關規定,1960年後又出版了《食品添加物法定書》。1968年,出臺第一部《消費者保護基本法》,建立了“食品安全出現問題首先是政府的責任”的理念。可以説,這是日本消費者的一次食品安全意識改革,同時也確立了日本政府在食品安全問題上不得推卸責任,必須站在消費者角度處理問題的立場。

  2000年,日本又發生一起雪印牛奶中毒事件,受害者達到了1.4萬人。該品牌的北海道工廠加熱生産線停電三小時,導致脫脂奶感染了黃色葡萄球菌,消費者在飲用後出現上吐下瀉的食物中毒症狀。雪印公司為賠償消費者,向銀行緊急借款,共支付了29億日元。儘管如此,有70多年曆史的雪印牛奶,也不得不為自己的散漫管理付出代價,以倒閉告終。

  文章稱,在經歷了如此的慘痛教訓後,日本政府再一次修改法律,強化了食品安全保障,將檢查食品安全時的有毒物質清單增加到了大約850種,光是針對小麥就需要檢測大約315種殘余農藥的數值。

  2011年的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泄漏事件,再一次令日本陷入了食品安全危機。消費者因為擔心食品受到核污染,對受災較為嚴重的東北三縣的農林水産品敬而遠之。

  為打消消費者的顧慮,也為了振興當地農業,避免風評被害,日本地方1都16縣的農業組合自主推出了“看得到生産者的食品”,實行“實名制”販賣。除原有的殘留農藥檢查外,在産品的生産、流通、銷售等各環節都增添了放射性物質檢查,而且深入調查幼苗的來處,栽培農作物的土壤等。

  調查結果在官方網站和手機網站上向農戶與消費者雙公開,讓消費者在充分了解的情況下自主選擇。僅以福島縣為例,2013年度大米的全量全袋檢查數量就約達1014.9萬件,果樹、蔬菜、農産品、水産品、林産品等的樣檢擴大到了3萬份。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