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打造全産業鏈 實現食品安全管控

  • 發佈時間:2014-12-09 10:2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不久前由中國食品工業協會主辦的中國食品産業發展論壇上,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劉治、中糧集團副總裁萬早田、光明食品集團董事長呂永傑、麥當勞中國首席食品安全官蔣綱、瑪氏公司全球食品安全中心主任鮑勃?貝殼等圍繞食品安全“全産業鏈”等話題展開討論互動,各自發表了看法。

  實現“全産業鏈”食品安全管控

  劉治表示,全産業鏈是安全管控的一個概念,不是企業生産經營的一個概念。人們有一個誤區,覺得全産業鏈都要做,從頭到尾都要做個全,這是一個食品安全的概念,食品品質管控的一個概念。全産業鏈發起的初衷是從安全形度考慮,而不是從生産經營角度出發,這個問題要聚焦但不要放大到企業生産經營範圍裏。

  萬早田表示,中糧率先打造”全産業鏈模式”,一度被認為這是中糧的專屬。全産業鏈的提出得到消費者和各方的高度重視和認同。中糧不光有一個可追溯體系,還有很多其他保障體系。用科學、系統、有措施、有標準的方法來管控食品安全産業鏈的各個環節,是對消費者負責任,也是食品安全的保證。

  呂永傑指出,企業的專業化和集團的産業鏈是一個縱向橫向關係,沒有企業的專業化,産業鏈是連不起來的。

  蔣綱指出,産業鏈是食品安全的生命線,每個環節産業鏈都要保證安全,每一步都要貫穿安全。食品鏈條的監控方式是一樣的,源頭是不一樣的。供應鏈,不僅僅是長的鏈條,是錯綜複雜的網路,對供應商的管理都是統一的,要求也都是統一的。

  建立食品可追溯體系

  劉治表示,企業對本身的食品安全是第一責任人。每個企業的品質管理、食品安全的保證體系完全是不一樣的。國務院的主管部門在研究制定一個食品可追溯的體系。從國家來講,幫助企業督促企業建立一個完整的統一的由政府引導支援,企業自覺的建立起合理的可追溯的體制和系統,可能在十三五期間計劃就要啟動。

  呂永傑指出,産地溯源也是品質保證體系當中的一部分。有關食品標簽上打法規的擦邊球的事情,從自身企業的角度來講來第一看中的是品牌,光明人要自己珍愛光明。從消費者角度,我們希望所有的消費者信任光明認同光明。企業肯定會堅持自己,做好光明。

  蔣綱指出,問題食品召回是一個常規的運作,國家食品安全法對於食品召回也有具體的規定,而追溯體系就能夠加快召回的準確性,加快召回的速度。

  培養食品安全文化

  劉治表示,從宏觀情況來講,我們國家食品安全狀況整體是好的,但食品安全涉及到每個細節,細節決定成敗。政府在食品安全的監管方面,也要做到全産業鏈,不留死角,不留縫隙。只有社會都關注了,才有社會共治,大家都關心了,食品安全的形勢就會越來越好。

  蔣綱指出,從文化來講,食品安全是人做的,不是機器做的,對文化的培養,需要時間,需要不斷去提醒。任何與食品安全和食品品質有關係的工作,都是細節性的工作,要花更多的人員和財力支援這項工作。

  分享食品安全經驗

  鮑勃-貝克表示,瑪氏建立食品安全中心是為了給大家提供一站式的食品安全解決方式。中心有獨立的安保系統和很多高規格的實驗室,通過建立食品安全規範,讓中心有更持續的發展。中心有三個任務,一方面是知識的獲取,進行一些廣泛的調研,指導在食品行業裏什麼環節容易出現問題;第二個是研究,與一些科研機構進行食品安全領域的合作研究;第三就是食品安全的知識的分享以及一些科普的項目。一方面對專業人士,舉辦一些更多的會議和培訓,把行業裏面的先進的知識,分享給大家。另外一方面,組織一些培訓,邀請一些外部的專家幫助同行們。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