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0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綠色崛起看吉林

  • 發佈時間:2014-12-11 10:31:48  來源:國家林業局網站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吉林,我國農業大省。近10年來,糧食産量連續增長,去年、今年均突破700億斤,居全國第四,每人平均糧食佔有量、每人平均糧食商品量及玉米出口量均居前列,農民每人平均收入連續10年穩步增長,高於全國平均水準。

  在為國家糧食穩定作出重要貢獻的同時,另一幅綠色畫卷在吉林大地上徐徐展開:十年來,完成造林育草面積近4000萬畝,林地面積達到1.2億畝,森林覆蓋率逐年提高,昔日鹽鹼侵蝕風沙地,如今地下水位回升,濕地快速恢復,東方白鶴、丹頂鶴等珍稀候鳥重歸棲息。

  在審視自身資源環境、産業優劣的基礎上,生態優先的綠色發展理念已深深融入吉林經濟社會發展各個領域,這片土地上的綠色,從未像現在這樣誘人。

  立足資源優勢確保綠色發展

  “金色的糧倉、黑色的沃土、藍色的天空、綠色的生態”﹔“優良的生態環境是吉林最大特色、最寶貴財富和最突出優勢,也是未來發展重大潛力和重要品牌。”這樣的認識在吉林廣大人民群眾中凝聚起新的共識:立足自身生態、資源、産業、區位等獨特優勢,努力走出一條生態與經濟良性互動、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新路子。

  封山育林、封草禁牧、退耕還林、河湖連通、十年美化,一個個重大生態工程在吉林實施,生態環境隨之巨變。因礦而生的白山市積極謀劃綠色轉型,綠色、低碳、迴圈為主要特徵的生態産業體系成為經濟主導,實現了發展方式的“綠色轉身”。白城市則通過河湖連通工程、植樹造林、土地整理等措施,一改風沙乾旱鹼面貌,主要經濟指標增長速度躍居全省前列。

  為切實搞好生態保護,吉林省在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環境敏感區、脆弱區科學劃定生態紅線,實行嚴格的生態保護。此外還加強大氣污染和水污染防治,推進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設,設定資源消耗上線、環境品質底線、生態保護紅線。

  東中西、水土林生態環境大治理

  棵棵紅松點綴小橋流水,松江河林業局開峰林場工人于秀山的新家就在這裡。“以前在山上住30多平方米的平房,砍柴燒火,颳風下雨不抗凍。”于秀山是實施生態移民的首批受益者之一,截至2013年末,該局已有8個林場整體搬遷,完成生態移民1832戶。

  “把人從深山老林裏搬出來就是對森林的最好保護,根據測算,每人每年可減少1.5立方米社會性的資源消耗。”松江河林業局黨委副書記莊培全説,林業局轄區共含33個村屯、8500戶農民,按照每戶平均每年消耗8立方米薪材計算,每年消耗木材達6.8萬立方米。“森林資源的社會性消耗量已經超過松江河林業局每年木材採伐量。”

  與東部山區的森林保護不同,吉林省中部地區對黑土地治理非常迫切。我國産糧狀元榆樹市大力推廣保護性耕作、秸稈還田、深松整地、增施有機肥,以改善和保護黑土地。“自然情況下形成1釐米的黑土需要三四百年,不能再透支黑土地了。”榆樹市委書記馮善國説。

  吉林中部是東北平原黑土地的核心區,是全國重要糧食生産基地和世界著名黃金玉米帶。該省將利用7年左右時間,大規模開展土地整治,實現黑土區耕地總量動態平衡、土壤肥力逐步恢復、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從黑土區往西,便是以風沙乾旱鹼著稱的“八百里瀚海”的吉林西部。這裡水資源嚴重匱乏,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但過境水資源相對豐富,是全省生態最脆弱地區,也是旱災和洪澇災害最嚴重的地方。目前,一場以排灌蓄提引為重點的水資源全面整理工程正在緊張建設,將214個自然湖泊連通,形成河網密布的水系,濟旱防洪,增糧減災。

  白城市委書記李晉修説,白城堅持把河湖連通工程作為改善西部生態環境、穩步實現糧食增産的重點工程,不斷推動重要濕地核心區生態移民,加快綠化造林,發展綠色産業、生態經濟、生態旅遊等,實現經濟與生態協調發展。

  構築東北生態安全屏障

  在吉林,生態建設成為系統推進的頂層設計,區域協調發展是落實設計的重點。在18.7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吉林重點推進東部綠色轉型發展區、中部創新轉型核心區、西部生態經濟區三大區建設,並注重區域間協調聯動,農、田、林、水、土、路各項工程漸次展開,努力形成既各具特色又緊密聯繫、既獨立完整又良性互動的發展局面,同時將改善生態環境作為普惠民生、發展經濟的重要舉措,開拓經濟社會生態同步發展新路。

  有幾組數據很能説明問題:建國初期,吉林省森林覆蓋率為27.5%,活立木總蓄積量為6億多立方米﹔到1988年,森林覆蓋率35.9%,居全國第五位。森林蓄積量7.6億立方米,列全國第六位,木材生産量佔全國第二位﹔到2013年末,全省森林覆蓋率達43.8%,活立木蓄積量為9.56億立方米。

  吉林森工集團董事長柏廣新告訴記者,集團組建20年,有林地面積達到122萬公頃,增加8萬公頃﹔森林蓄積達到1.8億立方米,已恢復到開發初期水準。喬木林每公頃蓄積達到151.95立方米,接近開發初期158.5立方米的平均水準,位居全國已開發林區之首。

  作為北半球同緯度帶原始狀態保存最好、物種最為豐富的地區,吉林長白山地區堅持“保護第一”原則,推進國家級示範保護區和生態文明先行區建設,野生虎、豹、中華秋沙鴨等珍稀動物頻頻現身長白山林區。目前,吉林省已建立濕地保護區21個,濕地公園20個,全省39.3%的天然濕地得到有效保護。

  在吉林西部,經過多年的引水、造綠、整地,昔日鹽鹼、風沙、貧窮的地區逐步顯示出勃勃生機。近5年來,這一地區糧食增産量佔同期吉林省糧食增産量的65.9%,成為支撐吉林乃至全國糧食持續增産的重要區域,吸引眾多大型農業企業投資,搶佔發展先機。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